[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侧壁加强型台阶法的隧道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307192.1 | 申请日: | 2022-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444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发明(设计)人: | 张胜;卢立伟;李鹏召;卢俊杰;王远洪;陈绩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七局集团武汉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00 | 分类号: | E21D9/00;E21D11/10;E21D11/38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69 | 代理人: | 卢富华 |
地址: | 4302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侧壁 加强型 台阶 隧道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侧壁加强型台阶法的隧道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开挖上台阶左导洞、上台阶右导洞;步骤S2、根据应力监测点开挖中柱上台阶;步骤S3、继续开挖中台阶左导洞、中台阶右导洞;步骤S4、待拱顶沉降观测数据稳定之后,再进行中柱中台阶开挖;步骤S5、继续开挖下台阶左导洞、下台阶右导洞;步骤S6、开挖中柱下台阶,开挖仰拱,铺设防水层,浇筑仰拱二次衬砌及回填层;步骤S7、浇筑拱墙二次衬砌及内部结构,本发明的施工工序采用分段式施工,将隧道分为上断面、中断面以及下断面,且再将每个断面分别分开进行开挖施工,开挖稳固性高,不易发生开挖过程中的塌方时间,而且施工速度较快,大大缩短了工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方法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侧壁加强型台阶法的隧道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近些年我国隧道工程快速发展,隧道工程覆盖面越来越广,基本覆盖于全国各大地区,施工过程中经常碰到复杂地质情况山区,采用传统的开挖施工方法,施工中容易产生坍塌、拱顶整体下沉、收敛严重等问题和事故,而且开挖过程中需要边开挖边搭设拱架,而挑顶施工完成还还需要安装套拱,整个开挖过程中支护形式较为复杂,工程量较大,支护时间长,导致施工风险增加。
发明内容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方案提供了一种基于侧壁加强型台阶法的隧道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根据图纸设计将隧道分为上断面、中断面以及下断面,所述上断面横向分为上台阶左导洞、中柱上台阶以及上台阶右导洞,按照图纸设计开挖上台阶左导洞、上台阶右导洞;
步骤S2、根据应力监测点开挖中柱上台阶;
步骤S3、根据图纸设计将所述中断面横向分为中台阶左导洞、中柱中台阶以及中台阶右导洞,继续开挖中台阶左导洞、中台阶右导洞;
步骤S4、开挖过程中,实时监测拱顶沉降观测数据,待拱顶沉降观测数据稳定之后,再进行中柱中台阶开挖;
步骤S5、根据图纸设计将所述下断面横向分为下台阶左导洞、中柱下台阶以及下台阶右导洞,继续开挖下台阶左导洞、下台阶右导洞;
步骤S6、开挖中柱下台阶,开挖仰拱,铺设防水层,浇筑仰拱二次衬砌及回填层;
步骤S7、浇筑拱墙二次衬砌及内部结构。
优选地,所述步骤S1还包括以下操作:
所述上台阶左导洞、所述上台阶右导洞错开施工,待所述上台阶左导洞开挖至一定距离,再开始开挖所述上台阶右导洞,且开挖过程中,所述上台阶左导洞、所述上台阶右导洞始终错开一定距离;
待上台阶左导洞/上台阶右导洞开挖至一定距离,在上台阶左导洞、上台阶右导洞的顶面设置初期支护,在上台阶左导洞、上台阶右导洞的内侧边设置临时支撑;并且在上台阶左导洞、上台阶右导洞上设置应力监测点。
优选地,所述步骤S1,开挖过程中,所述上台阶左导洞、所述上台阶右导洞的错开间距不小于15m。
优选地,所述步骤S2,在开挖过程中保留临时支撑。
优选地,所述步骤S3还包括以下操作:
在开挖过程中,所述中台阶左导洞、所述中台阶右导洞始终错开一定距离,直至完成中台阶左导洞、中台阶右导洞开挖,此时拆除临时支撑;开挖过程中,在中台阶左导洞、中台阶右导洞的顶面设置初期支护;
此时所有的初期支护形成完整的环状拱顶。
优选地,步骤S5还包括以下操作:
且在开挖过程中,所述下台阶左导洞、所述下台阶右导洞始终错开一定距离,开挖过程中,在中台阶左导洞、中台阶右导洞的顶面设置初期支护,直至完成下台阶左导洞、下台阶右导洞开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七局集团武汉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七局集团武汉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0719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然环境下人脸表情识别的特征增强方法
- 下一篇:用于图像配准的系统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