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回收玻璃纤维制造新型排水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305556.2 | 申请日: | 2022-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734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6 |
发明(设计)人: | 李启龙;李杰;朱宣洲;胡程;李吉道;胡成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省飞龙新型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3/04 | 分类号: | E03F3/04;E03F5/14;G01G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联顺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21 | 代理人: | 陈菊 |
地址: | 2381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回收 玻璃纤维 制造 新型 排水沟 方法 | ||
1.一种利用回收玻璃纤维制造新型排水沟,包括排水沟渠井道(1)和分离沟渠井道(2),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沟渠井道(2)设置在排水沟渠井道(1)之间,且分离沟渠井道(2)和排水沟渠井道(1)的顶部均设置有格栅排水渠口(5),所述排水沟渠井道(1)包括排水井框(101)和排水渠座(102),且排水井框(101)通过螺钉与设置在下方排水渠座(102)连接,所述分离沟渠井道(2)与排水沟渠井道(1)之间的底部设置有防沉降脚架(4),所述防沉降脚架(4)一端的上方设置有垃圾收纳埋箱(3),所述垃圾收纳埋箱(3)包括防尘框罩(301)和废料斗(302),且防尘框罩(301)与设置在下方的废料斗(302)焊接连接,所述防尘框罩(301)通过合页与设置在顶部的密封盖板(303)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回收玻璃纤维制造新型排水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离沟渠井道(2)包括分离井框(201)和分离渠座(202),且分离井框(201)通过螺钉与设置在底部的分离渠座(202)连接,所述分离井框(201)一侧的排渣口(2011)与防尘框罩(301)贯通连接,所述排渣口(2011)内部的翻转闸板(2012)与分离井框(201)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所述翻转闸板(2012)两端的弧形转架(2013)与分离井框(201)通过螺钉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利用回收玻璃纤维制造新型排水沟,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转架(2013)与设置在外侧的摆臂拉杆(2014)滑动连接,且摆臂拉杆(2014)与翻转闸板(2012)转动连接,所述摆臂拉杆(2014)之间的另一端设置有重力感应抬板(2015),且摆臂拉杆(2014)与重力感应抬板(2015)转动连接,所述重力感应抬板(2015)的一端与排渣口(2011)通过转轴转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利用回收玻璃纤维制造新型排水沟,其特征在于:所述重力感应抬板(2015)另一端的下方设置有电控液压套筒(203),且电控液压套筒(203)与分离井框(201)通过支架连接,所述电控液压套筒(203)内部的伸缩撑杆(2031)与重力感应抬板(2015)通过挂耳转动连接,所述电控液压套筒(203)与设置底部的发电机模组(2032)电性连接,所述发电机模组(2032)与设置在一端的传动连轴(2033)转动连接,所述传动连轴(2033)通过螺钉与设置在另一端的水车转叶(2034)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利用回收玻璃纤维制造新型排水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沉降脚架(4)包括承接轴架(401)和锚杆组件(402),且锚杆组件(402)设置在承接轴架(401)两端的底部,所述承接轴架(401)与排水渠座(102)和分离渠座(202)通过螺钉连接,所述锚杆组件(402)包括固位丝杆(4021)和螺纹锚锥(4022),且固位丝杆(4021)与承接轴架(401)焊接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利用回收玻璃纤维制造新型排水沟,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锚锥(4022)通过内螺纹与设置在上方的固位丝杆(4021)连接,所述螺纹锚锥(4022)与设置在顶部外侧的转杆(4023)焊接连接,所述螺纹锚锥(4022)通过内螺纹与设置在表面中段的脚撑垫盘(4024)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利用回收玻璃纤维制造新型排水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井框(101)与设置在内部的导流坡架(103)焊接连接,所述导流坡架(103)包括水平顶板(1031)和斜面流板(1032),所述水平顶板(1031)与设置在两端的斜面流板(1032)设置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斜面流板(1032)的外表面设置有流孔(103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利用回收玻璃纤维制造新型排水沟,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井框(101)与底部的排水底板(1011)设置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排水底板(1011)的外表面设置有排水槽口(1013),所述排水底板(1011)与设置在底部两侧的侧边挂架(1012)设置为一体成型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省飞龙新型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安徽省飞龙新型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0555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