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云账户远程共享使用嵌入式板的开发调试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301954.7 | 申请日: | 2022-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5850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31 |
发明(设计)人: | 钟继坤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启睿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36 | 分类号: | G06F11/36;G06F11/22;G06F11/263;H04L9/40;H04L41/0803;H04L67/00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成都市天策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合伙) 51213 | 代理人: | 赵以鹏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中国(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账户 远程 共享 使用 嵌入式 开发 调试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云账户远程共享使用嵌入式板的开发调试系统及方法,包括:位于远程主机上的连接代理单元、位于云端的共享管理单元、位于开发者端的连接客户端和嵌入式板;连接代理单元连接到嵌入式板的近端;接收和处理来自连接客户端的开发调试命令和数据,与嵌入式板进行交互;共享管理单元通过云账号服务处理连接客户端的身份识别,通过共享管理服务提供连接代理单元和连接客户端的注册和发现机制;连接客户端用于提供嵌入式集成开发环境或开发调试命令行工具,使用连接客户端登录云账号,并通过云端共享管理发现远程的连接代理,从而与连接代理建立起连接通道,实现开发调试命令和数据的双向交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云账户远程共享使用嵌入式板的开发调试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嵌入式软件开发调试方法中,通常是每个开发者在自己的开发主机上直接通过USB仿真器和COM串口线接入嵌入式板,进行相关的开发和调试操作。其缺陷在于两点,第一,当项目团队存在多位嵌入式开发者,在项目前期阶段,嵌入式板数量非常有限,无法保证每个开发者都有一台嵌入式板供其开发调试,以至影响项目进展。第二,其开发调试操作只能在开发主机本地连接嵌入式板来进行,在出差或疫情管控等场景下无法通过远程实现,同时,如果频繁移动嵌入式板,或开发者互相频繁借用,也易造成嵌入式板损坏。
其原因在于,很多嵌入式软件应用的处理逻辑如果不能及时对代码进行跟踪调试,就容易造成缺陷发现的时间会推迟到后续集成测试阶段,同时才有可能进行相应的缺陷修复,导致项目周期推迟;同时,嵌入式板的连接均使用USB和串口线的有线连接方式,无法被远端的开发主机直接使用,也无法供多位开发者共享使用,导致使用不便。
本专利申请主要针对在嵌入式软件开发场景下,嵌入式板数量有限,无法满足项目团队的每个开发者都有嵌入式板进行开发调试,以至开发者之间互相借用,容易造成设备损坏,甚至项目进展受到影响。
问题缺陷的技术实质是,嵌入式软件的开发和调试过程通常需要在开发主机与嵌入式板之间进行USB和串口线的有线连接,以处理和展示相应的控制命令和观测数据。同时,因为是有线连接,也就难以被多个开发主机同时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云账户远程共享使用嵌入式板的开发调试系统及方法,以期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云账户远程共享使用嵌入式板的开发调试系统,包括:
位于远程主机上的连接代理单元、位于云端的共享管理单元、位于开发者端的连接客户端和嵌入式板;
连接代理单元连接到嵌入式板的近端;接收和处理来自连接客户端的开发调试命令和数据,与嵌入式板进行交互;
共享管理单元通过云账号服务处理连接客户端的身份识别,通过共享管理服务提供连接代理单元和连接客户端的注册和发现机制;
连接客户端用于提供嵌入式集成开发环境或开发调试命令行工具,使用连接客户端登录云账号,并通过云端共享管理发现远程的连接代理,从而与连接代理建立起连接通道,实现开发调试命令和数据的双向交互。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代理单元,通过USB仿真器和串口有线连接方式,连接到嵌入式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共享管理单元,支持在单个云账号下管理多个嵌入式板的连接代理单元,以及多个连接客户端共享使用连接代理单元。
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持不同的云账号各自管理自己的连接代理单元和连接客户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客户端直接使用开发调试命令行工具调用并连接或使用嵌入式集成开发环境可视化的调用并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启睿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启睿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0195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