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无纸化会议控制系统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1301867.1 | 申请日: | 2022-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7891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7 |
发明(设计)人: | 彭子非;林立磐;潘仲毅;陈朝晖;严伟雄;刘智国;李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信息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65/403 | 分类号: | H04L65/403;H04L12/18;G06V30/146;G06V30/10;G06F21/32;G06F21/3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陶洁雯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纸化 会议 控制系统 方法 | ||
1.一种无纸化会议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端、多个分别与所述主控端连接的从控端;
从控端,用于获取从端数据并将实时传输到所述主控端;所述从端数据包括当前用户的用户身份标识和操作数据;同时响应于用户身份标识变更,传输第一请求信息到所述主控端;所述第一请求信息包括变更后的用户身份标识;
所述从控端包括:
第一内容提示模块,用于接收当前参会人员的语音数据;获取实时语音数据中的第一关键数据;基于所述第一关键数据通过互联网或历史会议数据获取第一提示数据并展示;
第二内容提示模块,用于获取批注数据,获取批注数据对应的第二关键数据;基于所述第二关键数据通过互联网或历史会议数据获取第二提示数据并展示;
主控端,用于存储从控端发送的所述从端数据;同时在接收任一所述从控端发送的所述第一请求信息时,在其他所述从控端对应的所述从端数据中匹配对应所述用户身份标识的所述操作数据发送到所述从控端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纸化会议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控端包括:
标识获取模块,用于间隔预定时间或响应用户变更情况获取所述用户身份标识;
数据集合模块,用于获取当前用户的所述操作数据;
分别与所述标识获取模块、所述数据集合模块连接的从处理模块,用于接收到所述用户身份标识后,与上一时间点获取的用户身份标识进行比对,当比对结果不同时,则将新接收到的所述用户身份标识发送到所述主控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纸化会议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获取模块为人脸识别单元、指纹识别单元、终端标识单元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当所述标识获取模块为多种识别单元组合时,所述从处理模块通过任一种识别单元获取到用户身份标识后,基于所述用户身份标识从所述主控端获取对应用户的身份参照数据并存储;所述身份参照数据包括对应多种识别单元的身份参照标识;在进行比对时,根据获取所述用户身份标识的识别单元,选择对应的身份参照标识参与对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纸化会议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内容提示模块包括:
内容层单元,用于获取当前界面的内容层截图数据;
批注层单元,用于获取当前界面批注层截图数据;
提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批注层截图数据中的划线数据,依据所述划线数据的坐标数据,从所述内容层截图数据中匹配得到关键区块图像,对所述关键区块图像通过OCR图像识别得到所述第二关键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纸化会议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数据包括会议材料数据、批注数据、第一提示数据、第二提示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纸化会议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端包括:
多个连接模块,分别与多个所述从控端连接;
主处理模块,分别与多个所述连接模块连接,用于接收从控端发送的从端数据并存储;同时在接收任一所述从控端发送的所述第一请求信息时,在其他所述从控端的从端数据中匹配对应所述用户身份标识的所述操作数据发送到所述从控端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纸化会议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端还包括:
数据传输模块,用于在会议结束后,根据用户身份标识生成对应的会议数据,并将所述会议数据发送到对应的用户终端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信息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省信息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0186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