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产品中4种硝基呋喃类代谢物的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300452.2 | 申请日: | 2022-10-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4691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发明(设计)人: | 李晋成;封腾望;周锐东;刘欢;孙慧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30/02 | 分类号: | G01N30/02;G01N30/04;G01N30/06;G01N30/72;G01N30/86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任晓云 |
地址: | 10014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产品 硝基 呋喃 代谢物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产品中4种硝基呋喃类代谢物的检测方法,属于药物残留的理化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采用2‑吡咯甲醛溶液作为衍生试剂对水产品样品中4种硝基呋喃类代谢物进行衍生反应,然后采用有机溶剂进行提取,得到待净化样品;(2)对步骤(1)所得待净化样品进行净化,净化后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对其进行检测。本发明的方法采用2‑吡咯甲醛进行衍生反应,乙酸乙酯提取,推杆式滤过型净化柱净化,净化后用UPLC‑MS/MS分析测定水产品中的药物残留量,该方法干扰较少,前处理简便、快捷,回收率、精密度和灵敏度指标均符合药物残留分析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残留的理化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水产品中4种硝基呋喃类代谢物的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渔业大国,水产品的总产量多年来居世界首位,极大满足了人们对水产品消费的需求。但是,高密度、规模化的养殖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如水环境的污染,水产品中各种药物残留超标等。水产品体内的药物会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蓄积并最终传递到人体,对人的食用安全带来了潜在危害。
硝基呋喃类化合物是一类人工合成的抗菌药物。硝基呋喃类化合物在水产品中可迅速代谢,其代谢产物分别为氨基脲(SEM)、3-氨基-2-恶唑烷基酮(AOZ)、1-氨基-2-内酰脲(AHD)、5-甲基吗啉-3-氨基-2-噁唑烷基酮(AMOZ),故常通过检测代谢物残留水平来反应硝基呋喃类化合物残留状况。硝基呋喃类药物及代谢物均为毒性物质,具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等毒副作用。欧盟和美国分别于1995年和2002年禁止在食品和动物生产中使用硝基呋喃类药物,且欧盟规定每种硝基呋喃类代谢物的最低要求性能水平(minimum requiredperformance level,MRPL)为1μg/kg;我国农业农村部也于2002年发布的第193号公告、第235号公告和2005年发布的第560号公告,将硝基呋喃类药物列为禁用兽药,严禁用于所有食品动物。
虽然我国针对水产品硝基呋喃类代谢物的残留量测定已经出台了很多方法标准,如国家检测标准GB 31656.13-2021(水产品中硝基呋喃类代谢物多残留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农业部1077号公告-2-2008(水产品中硝基呋喃类代谢物残留量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以及农业行业检测标准农业部783号公告-1-2006(水产品中硝基呋喃类代谢物残留量的测定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等。但由于硝基呋喃类代谢物的分子量太小,均需要采用2-硝基苯甲醛在37℃避光化学衍生16h然后再进行检测。水产样品的脂肪和蛋白质等干扰物质含量高,需采用溶剂萃取、固相萃取、氮气吹干、旋蒸浓缩等多种前处理技术进行纯化、富集。可见,现有技术中对于硝基呋喃类代谢物的检测,存在样品前处理步骤操作复杂、耗时长等缺点。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对于硝基呋喃类代谢物的检测,存在样品前处理步骤操作复杂、耗时长等缺点,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产品中4种硝基呋喃类代谢物的检测方法,本发明的方法样品前处理采用2-吡咯甲醛进行衍生反应,克服了现有的方法衍生时间过长,前处理复杂的缺点;本发明的方法衍生时间短,一步净化,干扰较少。
本发明首先提供了一种水产品中4种硝基呋喃类代谢物的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采用2-吡咯甲醛溶液作为衍生试剂对水产品样品中4种硝基呋喃类代谢物进行衍生反应,然后采用有机溶剂进行提取,得到待净化样品;
(2)对步骤(1)所得待净化样品进行净化,净化后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对其进行检测。
上述的检测方法,步骤(1)中,所述2-吡咯甲醛溶液的浓度为0.5~6.0mol/L,优选为1.0mol/L;
所述水产品样品和所述2-吡咯甲醛溶液的质量体积比为40:3g/mL;
所述有机溶剂为乙酸乙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30045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