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环氧树脂胶粘剂制备系统及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97711.0 | 申请日: | 2022-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9146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3 |
发明(设计)人: | 梁欢;许阳宁;黄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梁欢 |
主分类号: | B01F35/50 | 分类号: | B01F35/50;B01F31/441;B01F33/70;B01F27/95;B01D19/02;B01F101/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氧树脂 胶粘剂 制备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氧树脂胶粘剂制备系统及制备方法,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的球形搅拌容器;搅拌机构,设置于所述球形搅拌容器内,所述搅拌机构用于对所述球形搅拌容器内的环氧树脂胶粘剂原料进行搅拌;过滤机构,设置于所述球形搅拌容器内,所述过滤机构用于对环氧树脂胶粘剂内的气泡进行夹破。本发明使得环氧树脂胶粘剂能够在真空环境中进行搅拌,从而能够在搅拌过程中将混入到环氧树脂胶粘剂内的空气快速吸出,加速环氧树脂胶粘剂的消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胶粘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环氧树脂胶粘剂制备系统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胶粘剂是一种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表面牢固、通常是持久地连接在一起的物质,近年来,其应用越来越广泛,胶接技术已经成为包含胶接、焊接和机械连接在内的当代三大连接技术之一,已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电子、军工和机械制造业等技术领域。环氧树脂胶粘剂是合成胶粘剂产品中应用最广、发展很快的一类工程胶粘剂,主要由环氧树脂和固化剂两大部分组成。近年来,环氧树脂胶粘剂的生产技术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在产量方面的需求量增加迅猛,但是现有技术中环氧树脂胶粘剂在制备时存在一些问题:
1、在现有的环氧树脂胶粘剂制备时,需要将所有原料进行均匀搅拌制备而成,而在搅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在环氧树脂胶粘剂内残留有大量气泡,这些气泡残留在环氧树脂胶粘剂内不仅影响环氧树脂使用,而且在进行包装时,残留大量气泡会占据一定体积,使得环氧树脂胶粘剂灌装量一致性不高;
2、在现有的环氧树脂胶粘剂制备完成后,需要对其进行消泡处理,现有技术中有两种方式进行消泡,一是向环氧树脂胶粘剂中加入消泡剂,并通过静置来进行消泡,这种方式不仅成本较高,而且效率较低,另一种则通过分批次将制备好的环氧树脂胶粘剂盛在容器内,再将其放入真空机中,通过真空作用,使得环氧树脂胶粘剂中的气泡快速排出,该种方式不能一次性进行大量操作,而且操作步骤麻烦,真空机形成真空环境所用时间也较长,效率不高;
3、在现有的环氧树脂胶粘剂制备完成后,需要通过过滤对其内部产生的胶块或杂质进行滤出,以确保环氧树脂胶粘剂的质量,而在过滤的过程中,环氧树脂胶粘剂依然会混有气泡,现有过滤网没有消泡功能,使得环氧树脂胶粘剂制备时较为麻烦。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环氧树脂胶粘剂制备系统及制备方法,能够对环氧树脂胶粘剂进行加速消泡,提高生产效率。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氧树脂胶粘剂制备系统,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的球形搅拌容器;搅拌机构,设置于所述球形搅拌容器内,所述搅拌机构用于对所述球形搅拌容器内的环氧树脂胶粘剂原料进行搅拌;过滤机构,设置于所述球形搅拌容器内,所述过滤机构用于对环氧树脂胶粘剂内的气泡进行夹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球形搅拌容器分为下半球和上半球,所述下半球和上半球的一端相互铰接,另一端可相互盖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半球的中心处一体成型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腔室、连通所述腔室与球形搅拌容器内部的第一流道以及连通所述腔室与外界的第二流道,所述腔室的侧壁设置有滑槽,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二流道上分别安装有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所述安装座上还设置有连通所述球形搅拌容器内部与外界的出料流道,所述出料流道上安装有电磁阀。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搅拌机构包括:活塞杆,滑动连接于所述腔室,所述活塞杆的一端穿过所述安装座并伸入所述球形搅拌容器内,所述活塞杆的侧面上端固定连接有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的第一凸起,所述活塞杆的侧面下部设置有若干螺旋分布的凹槽,所述活塞杆的内壁设置有轨道槽;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活塞杆内,所述转轴上固定连接有与所述轨道槽滑动连接的第二凸起,所述转轴的下端设置有搅拌叶;第二电机,固定连接于所述安装座上,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转轴的上端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梁欢,未经梁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9771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化不良手套分拣装置
- 下一篇:一种木通浴包及其提取浓缩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