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单极性弱倍频SPWM逆变器控制技术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95380.7 | 申请日: | 2022-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669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3 |
发明(设计)人: | 王舶男;崔金茜;王力;王晶晶;陈桥梁 | 申请(专利权)人: | 龙腾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7/5387 | 分类号: | H02M7/5387;H02M1/088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思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61114 | 代理人: | 李罡 |
地址: | 710018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极性 倍频 spwm 逆变器 控制 技术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单极性弱倍频SPWM逆变器控制技术,在保证单极性倍频控制技术现有优势的情况下进一步降低开关器件的损耗。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单极性倍频SPWM基础上将半周期内的矩形脉冲数由偶数2N减少为奇数2N‑1,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载波频率与控制芯片主频确定单位正弦表中的点数,(2)对于左半桥开关管VT1、VT2,采用单极性倍频控制;对于右半桥开关管VT3、VT4,采用单极性弱倍频方式,相比单极性倍频方式在正半周减少一次开通关断,在负半周减少一次关断开通;(3)将控制器输出的控制信号与单位正弦表中的点相乘作为调制信号输出给控制芯片中的PWM模块进行调制,生成PWM信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单极性弱倍频SPWM逆变器控制技术。
背景技术
在逆变电路调制技术中,绝大部分都是PWM或SPWM型逆变电路。随着逆变器载波频率的增加,开关器件的损耗也急剧上升。高开关频率SPWM逆变器的主要限制之一即为开关器件损耗。
针对SPWM型逆变器的主要调制技术有:
(1)单极性SPWM调制:在半个周期内三角载波只在正极性或负极性一种极性范围内变化,所得的PWM波也只在单个极性范围变化为单极性调制。与双极性SPWM调制方法相比,该调制方法谐波分量较少,但主要集中在载波频率附近,对滤波器设计有更高的要求。
(2)单极性倍频SPWM调制:使两个极性相反的参考正弦波和双向三角形载波交叉来生成电源开关驱动信号。逆变桥的输出电压的脉动频率是逆变器开关元件开关频率的两倍,因此被称为倍频单极正弦波脉宽调制。相对单极性SPWM调制,其输出电压的谐波分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使谐波主要集中在两倍的载波频率附近,对滤波器设计要求可以更小。但该调制方法在对应的基波电压峰值处输出的电压波形有最小的关断脉冲,大大增加了开关损耗。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单极性弱倍频SPWM逆变器控制技术,在保证单极性倍频控制技术现有优势的情况下进一步降低开关器件的损耗。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单极性弱倍频SPWM逆变器控制技术,在单极性倍频SPWM基础上将半周期内的矩形脉冲数由偶数2N减少为奇数2N-1,其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载波频率与控制芯片主频确定单位正弦表中的点数,点数=控制芯片主频/载波频率;
步骤二、对于左半桥开关管VT1、VT2,采用单极性倍频控制;对于右半桥开关管VT3、VT4,采用单极性弱倍频方式,相比单极性倍频方式在正半周减少一次开通关断,在负半周减少一次关断开通,即右半桥使用的正弦表比左半桥使用的正弦表在最大与最小值点处各减少一个点;
步骤三、将控制器输出的控制信号与单位正弦表中的点相乘作为调制信号输出给控制芯片中的PWM模块进行调制,生成PWM信号。
进一步地,步骤一中控制芯片主频由所使用的具体控制芯片的型号确定。
进一步地,步骤二中左半桥与右半桥的载波极性相反。
进一步地,步骤二中减少点的方法是分别将最接近最大与最小值的一个点的值改为最大与最小值。
进一步地,步骤三中控制器输出的控制信号由采用的控制器对应的具体控制算法得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如下:
将半周期内的矩形脉冲数由偶数2N减少为奇数2N-1的单极性弱倍频SPWM逆变器控制技术,在没有额外增加控制复杂程度的基础上,既有效控制了输出电压的谐波分量,使谐波主要集中在两倍的载波频率附近,对滤波器设计要求更小,此外经过实验验证,表明了其降低了开关损耗。因而可以更好的进行热管理设计,减小散热器体积进而减小装置体积和重量,增加设备的运行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龙腾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龙腾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9538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注意力机制的供应商评价方法
- 下一篇:一种内镜钛夹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