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芯棒上料设备及电池卷绕机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93695.8 | 申请日: | 2022-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9399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3 |
发明(设计)人: | 请求不公布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19/30 | 分类号: | B65H19/30;B65H19/28 |
代理公司: | 苏州衡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29 | 代理人: | 仲昌民 |
地址: | 21402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芯棒上料 设备 电池 卷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芯棒上料设备及电池卷绕机。该芯棒上料设备具有落料工位、调整工位及贴胶工位,芯棒上料设备包括:转移装置,可移动至落料工位、调整工位和贴胶工位;落料装置,设置在落料工位,用于存储并逐个地输出芯棒,转移装置移动至落料工位时,能够承接由落料装置输出的芯棒;调整装置,设置在调整工位,用于带动由转移装置转移至调整工位的芯棒旋转,直至芯棒上的定位部位于预设位置;贴胶装置,设置在贴胶工位,用于向由转移装置转移至贴胶工位的芯棒上贴附双面胶层;及上料装置,用于夹取转移装置转移上的芯棒,并将夹取的芯棒转移至卷绕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制造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芯棒上料设备及电池卷绕机。
背景技术
电芯是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圆柱电芯,一般采用卷绕的方式进行生产。在卷绕时,首先需要将芯棒逐个地上料至卷绕工位,芯棒端部的缺口与卷绕工位处的卷针定位配合,使得卷针能够带动芯棒旋转。在卷针带动芯棒旋转的过程中料带卷绕在芯棒上,以在芯棒上卷绕形成电芯。
在对芯棒进行上料的过程中,需要对芯棒上的缺口的位置进行调整,以确保芯棒与卷针能够准确对位,并且,还需要在芯棒上粘贴双面胶,使得后续卷绕时能够利用该双面胶粘连卷绕料带(例如隔膜)的起头端。然而,现有技术中的芯棒上料设备,需要人工参与调整芯棒上缺口的位置和在芯棒上粘贴双面胶,自动化程度较低,大大降低了芯棒的上料效率。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芯棒上料设备需要人工参与调整芯棒上缺口的位置和在芯棒上粘贴双面胶,自动化程度较低,大大降低了芯棒的上料效率的问题,提供一种改善上述缺陷的芯棒上料设备及电池卷绕机。
一种芯棒上料设备,具有落料工位、调整工位及贴胶工位,所述芯棒上料设备包括:
转移装置,可移动至所述落料工位、所述调整工位和所述贴胶工位;
落料装置,设置在所述落料工位,用于存储并逐个地输出芯棒,所述转移装置移动至所述落料工位时,能够承接由所述落料装置输出的芯棒;
调整装置,设置在所述调整工位,用于带动由所述转移装置转移至所述调整工位的芯棒旋转;
贴胶装置,设置在所述贴胶工位,用于向由所述转移装置转移至所述贴胶工位的芯棒上贴附双面胶层;及
上料装置,用于夹取所述转移装置上的芯棒,并将夹取的芯棒转移至卷绕机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移装置包括转移机构,所述转移机构包括安装座、托板及夹持结构;
所述托板安装在所述安装座上,用于承载芯棒;所述夹持结构包括两个夹持块,两个所述夹持块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且位于所述托板在第一方向上的两侧;两个所述夹持块可受控地彼此靠近或远离,以夹持或松开承载在所述托板上的芯棒。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夹持结构还包括均设置在所述安装座上的第一弹性件和楔形块,两个所述夹持块均对应布置有所述第一弹性件,且各个所述第一弹性件均与各自对应的所述夹持块抵接,以提供使得两个所述夹持块具有彼此靠近的移动趋势的预紧力;
所述楔形块设置在两个所述夹持块之间,且两个所述夹持块上均具有与所述楔形块抵接的抵接部,所述楔形块可受控地在两个所述抵接部之间移动,以驱动两个所述夹持块彼此靠近或远离。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移装置包括两个转移机构,其中一个所述转移机构能够在所述落料工位与所述调整工位之间移动,以在所述落料工位承接由所述落料装置输出的芯棒,并在所述调整工位将芯棒转移至所述调整装置;
其中另一个所述转移机构能够在所述调整工位和所述贴胶工位之间移动,以在所述调整工位承接由所述调整装置转移的芯棒,并在所述贴胶工位供所述贴胶装置对芯棒进行贴胶,且将芯棒转移给所述上料装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落料装置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先导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9369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