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链状双烯小分子/聚合物共聚增韧聚双环戊二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92644.3 | 申请日: | 2022-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506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发明(设计)人: | 刘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东杰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G61/08 | 分类号: | C08G61/08 |
代理公司: | 上海千寻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353 | 代理人: | 吴红斐 |
地址: | 201108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烯 分子 聚合物 共聚 增韧聚双环戊二烯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链状双烯小分子/聚合物共聚增韧聚双环戊二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材料包括以下组分制成:双环戊二烯;链状双烯小分子/聚合物;催化剂;其中,所述链状双烯小分子/聚合物的重量百分比为1%~20%。本发明通过选择与双环戊二烯相容性好的链状双烯小分子/聚合物,并使其与双环戊二烯在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复分解共聚反应,在聚双环戊二烯的网络结构中引入柔性链段,制备得到链状双烯小分子/聚合物共聚增韧聚双环戊二烯材料。在不牺牲材料刚性的情况下,使材料的抗冲击性能得到大幅提升。本发明提供的增韧方法具有操作简便、原料组分相容性好、增韧效果显著的有益效果,所制备的材料在高抗冲材料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链状双烯小分子/聚合物共聚增韧聚双环戊二烯PDCPD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双环戊二烯(PDCPD)材料是由其单体—双环戊二烯(DCPD)通过开环易位聚合反应制得的。由于聚双环戊二烯材料具有化学性能稳定、耐热、耐腐蚀、刚性与韧性并济、单体价格低廉的应用优势,近年来已作为一种新兴热固性树脂在学术界及工业界得到愈发广泛的应用和关注。
然而,在进一步的推广使用中,发现PDCPD材料的韧性仍有待提升。目前采用的PDCPD增韧方式有两种:
方式一:将DCPD与丁苯橡胶、乙丙橡胶、天然橡胶等弹性体原位形成IPN互穿网络结构,通过高分子物质的物理缠绕作用提高PDCPD的韧性。但是,上述增韧方式在DCPD与弹性体实现均匀共混时,需要长时间加热,存在操作复杂的缺陷。另一方面,在共混过程中,DCPD的刚性也有不同程度的牺牲。
方式二:利用改性二氧化硅、碳纳米管等填料制备PDCPD复合材料,以提高其冲击韧性。为提高填料与PDCPD间的相互作用,在制备过程中涉及到对填料粒子的改性,同样操作较为复杂,且需要同时考虑填料分散性的问题。
基于以上背景,开发一种操作简便且增韧效果明显的PDCPD增韧方式将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链状双烯小分子/聚合物共聚增韧聚双环戊二烯PDCPD材料,解决了传统的PDCPD增韧方式操作复杂、增韧效果不明显、且对材料刚性存在不利影响的技术问题。所制备的材料刚性好,且抗冲击性能得到大幅提升。该改性方式具备操作简便、增韧效果显著的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链状双烯小分子/聚合物共聚增韧聚双环戊二烯材料,所述材料的结构通式为:
其中,x、y、z为正整数。
优选地,所述材料包括以下组分制成:
双环戊二烯;
链状双烯小分子/聚合物;
催化剂;
其中,
所述链状双烯小分子/聚合物的重量百分比为1%~20%。
进一步地,所述链状双烯小分子/聚合物为二丙烯酸二醇酯类小分子、N,N-亚甲基二丙烯酸酯、不同聚合度的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不同聚合度的双键封端聚氨酯、不同聚合度的双键封端聚醚中的一种或几种。
更进一步地,所述二丙烯酸二醇酯类小分子包括:二丙烯酸丁二醇酯、二丙烯酸乙二醇酯、二丙烯酸己二醇酯;
所述不同聚合度的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包括:聚乙二醇(200)二丙烯酸酯、聚乙二醇(400)二丙烯酸酯、聚乙二醇(600)二丙烯酸酯、聚乙二醇(800)二丙烯酸酯;
所述不同聚合度的双键封端聚氨酯包括:烯丙基封端丁二醇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共聚物、烯丙基封端己二醇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共聚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东杰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东杰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926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