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内智能后视镜调节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86180.5 | 申请日: | 2022-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710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6 |
发明(设计)人: | 李昕;王祎男;翟诺;王德新;张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04 | 分类号: | B60R1/04;B60R16/023;B60R16/037;G06F17/10;G06V40/10;G06V40/18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王淑秋;朱世林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后视镜 调节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内智能后视镜调节方法及系统,包括车内后视镜、车内驾驶员人眼识别摄像头、算法处理模块;车内驾驶员人眼识别摄像头用于获取驾驶员的人眼间距中点空间坐标E(a,b,c),将坐标输入给算法处理模块;算法处理模块用于获取车内后视镜镜面法向量并对人眼间距中点空间坐标进行坐标变换得到E1(a+m,b+k,c+d);算法处理模块根据获取的数据进行计算,得到车内后视镜上下方向翻转转动角度和车内后视镜绕z轴方向转动θ角度;若两者都为0,则无需对车内后视镜进行调整;若不为零,则将两者参数输入给车内后视镜进行自动调节;本发明对不同驾驶人员可以自适应调整角度,来实现不同驾驶员不同的人眼位置都能保证后方视野安全性,无需手动调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车内辅助驾驶部件自动调整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车内智能后视镜调节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国内经济发展,家庭收入随之越来越多,家庭用车需求与日俱增,大部分家庭都至少会拥有一辆汽车,甚至高收入家庭会拥有两辆或三辆不同用途汽车,另一方面驾驶技能也已经变成现代社会基本技能,家庭中的汽车会有由两个人或三人来选择性驾驶,为了应对这种情况带来的座椅调节、方向盘调节、后视镜等频繁调节问题,汽车厂商已经解决座椅调节带来的痛点——座椅记忆功能,而车内后视镜作为提供倒车或行驶中后方视野的工具,也同等重要,也会出现更换驾驶者重新对车内后视镜进行重新调节的用户痛点。
目前汽车厂商在车内后视镜调节的过程中普遍采用手动调节方式,或采用流媒体后视镜,无需对后视镜进行调节,只要将后视镜调整到观看比较舒适的位置即可。
公告号为CN109849794A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车内后视镜自动调节装置及方法,装置包含球铰、球铰杆件、垂向转角传感器、水平转角传感器、垂向调节液压杆、垂向调节液压缸、垂向调节电磁阀、水平调节液压杆、水平调节液压缸、水平调节电磁阀、低压油源、高压油源、电子控制单元、倾角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开车前,驾驶员调整好座椅位置后,该装置自动采集座椅位置、座椅角度信号,然后进行后视镜垂向位置及水平位置自动调节。本发明采用电液装置,工作安全可靠,响应迅速,应用范围广,并利用了液压助力转向中的油源,节约能耗,可实现车内后视镜自动调节的功能。
该专利中仅仅对一种车内后视镜自动调节的结构及系统连接控制进行描述,并未对具体实现自动调节的算法进行详述。
公告号为CN107826040B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自动调节车内后视镜,包括图像输入处理器、车内后视镜影像系统、回位归零装置、车内后视镜自动调节控制器和设在车内后视镜上的摄像头,车内后视镜影像系统包括带图像记忆模块和图像分析模块的影像处理器,车内后视镜自动调节控制器包括驱动调节器和与车内后视镜相连接的微型减速电机,在车内后视镜边框设与图像输入处理器相电连接的摄像头;车内后视镜影像系统后级与车内后视镜自动调节控制器相电连接;发动机启动时启动回位归零装置对车内后视镜影像系统和车内后视镜自动调节控制器的归零复位操作,重新自动调节车内后视镜。自动将车内后视镜调整到最佳观察角度,保持车内后视镜清晰性,提高调整自动性与安全性。
该专利中仅仅对一种车内后视镜自动调节的结构组成、控制逻辑进行描述,并未对具体实现自动调节的算法进行详述。
发明内容
本发明仅针对利用光学镜面反射原理成像的后视镜调节,流媒体后视镜无需采用该功能。
本发明主要目的是解决车内后视镜在更换驾驶员的情况下,根据驾驶员的不同的人眼位置进行自适应调节,无需手动调节;在公务用车或家庭用车中,对不同驾驶人员可以自适应调整角度,来实现不同驾驶员不同的人眼位置都能保证后方视野安全性,无需手动调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8618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器人智能语音控制系统
- 下一篇:一种平对接衬垫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