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相干系统中用于本振光源的REC阵列可调谐激光器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280828.8 | 申请日: | 2022-10-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120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4 |
| 发明(设计)人: | 李密;陈纪笋;苏致元;施跃春;陈向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1S5/40 | 分类号: | H01S5/40;H01S5/00;H01S5/06;H01S5/068 |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陈月菊 |
| 地址: | 21002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相干 系统 用于 光源 rec 阵列 调谐 激光器 | ||
1.一种相干系统中用于本振光源的REC阵列可调谐激光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REC阵列可调谐激光器系统包括REC激光器阵列、波导分束器、光滤波器组、波长检测模块、波导耦合器、光电探测器、中频补偿模块、测频电路和波长切换控制模块;
所述REC激光器阵列用于输出若干种等间隔的不同波长的激光,输出的激光经光纤波导至波导耦合器的其中一个输入端;
所述波导分束器用于将输入的信号光以预设分光比分别输送至光滤波器组和波导耦合器的另一个输入端;
所述光滤波器组通过波长检测模块与波长切换控制模块连接,光滤波器组包含若干个波导通道,每个波导通道允许通过的光波长与REC激光器阵列的若干个激光器波长一一对应;所述光滤波器根据信号光的波长选择对应通道,通过选择通道将信号光输出至波长检测模块,由波长检测模块检测各通道的光功率,将对应的通道点亮信息输送至波长切换控制模块;所述波长切换控制模块对波长检测模块输入的通道值进行处理,并根据其值点亮与其对应的激光器以控制REC激光器阵列,使其工作在与信号光匹配的通道;
所述波导耦合器将REC激光器阵列输出的本振激光与信号光进行耦合,输出相干后的中频信号光,中频信号光经光纤波导传输至光电探测器,转换成相应的中频电信号;
所述测频电路对光电探测器输出的中频电信号进行频率测定,将测得的频率值输出至中频补偿模块;
所述中频补偿模块根据波长切换控制模块输入的通道值确定需要进行波长修正的激光器,再计算测频电路输入的频率值与中频标准值的差值,通过改变对应通道激光器的相移区的注入电流对对应激光器的激射波长进行精调,使得该通道输出光波长在调谐范围内波动并与信号光匹配以稳定相干后信号中频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干系统中用于本振光源的REC阵列可调谐激光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REC阵列可调谐激光器系统还包括TEC散热器,用于对REC激光器阵列散热以维持所在工作环境温度恒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相干系统中用于本振光源的REC阵列可调谐激光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激光器阵列、波导分束器、光滤波器组、波长检测模块、波导耦合器、光电探测器、中频补偿模块、测频电路、波长切换控制模块和TEC散热器均集成在同一块芯片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干系统中用于本振光源的REC阵列可调谐激光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REC激光器阵列采用8×8排列的64波长激光器阵列,其相邻激光器通道波长间隔为0.8nm,同一根波导上相邻的两个激光器波长间隔为6.4nm,输出激光波长范围为1524.4–1571.6n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干系统中用于本振光源的REC阵列可调谐激光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波长检测模块与光滤波器组通过若干根波导一一对应连接,并在模块内部每根波导尾端附有微型光电探测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相干系统中用于本振光源的REC阵列可调谐激光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波长检测模块通过波导尾部的微型光电探测器进行功率检测以确定带有信号光的波导通道序号,通过内置逻辑电路将通道光经微型光电探测器产生的电信号转换成序列信息,添加数据帧头后输送至波长切换控制模块;
所述波长切换控制模块在接收到由波长检测模块输入的序列信息后,对帧头信息进行检测,当检测到帧头有效时,对序列信息携带的通道序列值进行判定,控制REC激光器阵列对应通道的开关闭合,点亮其所对应的激光器,实现与信号光波长的匹配,并输出本振激光至波导耦合器进行相干效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干系统中用于本振光源的REC阵列可调谐激光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波长切换控制模块与REC激光器阵列中的若干个激光器一一连接,独立控制每个激光器的点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干系统中用于本振光源的REC阵列可调谐激光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频补偿模块的调节步长为0.02nm/m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学,未经南京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80828.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