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白车身侧围外板焊接总成自动线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79500.4 | 申请日: | 2022-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254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0 |
发明(设计)人: | 王冬梅;韦军;刘岩;魏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37/00 | 分类号: | B23K37/00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 代理人: | 刘世纯 |
地址: | 130011 吉林省长春***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身 侧围外板 焊接 总成 自动线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白车身侧围外板总成的焊接自动线,属于汽车焊装生产技术领域,包括两个左右对称分布设置的侧围生产线,其中,单侧的侧围生产线包括AGV上件工位、侧围外板转运工位、立体夹具库、人工上件工位、固定焊接工位及补焊转运工位;该自动线的上件工位采用双工位,侧围外板机器人自动抓件,侧围外板的料箱纵向排布,使用AGV自动上线转运的方式,以达到柔性、智能、高节拍、占地面积小的目的;同时线体内满足四种车型共线生产,且能快速实现新增加的线体外的车型夹具与线体内车型夹具切换及生产,达到减少投资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汽车焊装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白车身侧围外板焊接总成自动线。
背景技术
侧围外板总成是汽车白车身的重要结构,一般包括侧围外板、上翼子板支架、下翼子板之间、中翼子板支架、后流水槽总成等,焊接工艺包含点焊和CMT焊接,传统的侧围外板总成自动线的侧围外板上件主要有人工上件和机器人自动从料箱抓件两种方式,人工搬运侧围外板必然影响效率和人工成本,而在自动抓件的方式中,侧围外板一般采用双料箱、上下两层、横向排布,每个车型料口长度4米左右,四个车型集中布置占地面积较大,同时侧围外板的料箱需要叉车取放实现,车间内部叉车转运作业,自动化、智能化和柔性较差。而且由于上件数量和焊接工艺的限制,使得生产线节拍往往不会很高,或者工位数量和焊接设备较多,投资和占地面积较大。
此外,传统的侧围外板总成自动线最多生产4个车型,而车型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当新增加车型时必须有一个车型停产并对现有生产线进行改造,需要很大的投资和改造时间。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白车身侧围外板焊接总成自动线,该自动线的上件工位采用双工位,侧围外板机器人自动抓件,侧围外板的料箱纵向排布,使用AGV自动上线转运的方式,以达到柔性、智能、高节拍、占地面积小的目的;同时线体内满足四种车型共线生产,且能快速实现新增加的线体外的车型夹具与线体内车型夹具切换及生产,达到减少投资的目的。
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汽车白车身侧围外板总成的焊接自动线,包括两个左右对称分布设置的侧围生产线1,其中,单侧的侧围生产线1包括AGV上件工位2、侧围外板转运工位3、立体夹具库4、人工上件工位5、固定焊接工位6及补焊转运工位7;所述AGV上件区2位于最外侧,用于放置侧围外板,侧围外板转运工位3布置在AGV上件区2的内侧,AGV上件区2将检测到的车型信号发送给侧围外板转运工位3内的七轴机器人301,七轴机器人301抓取侧围外板放置到人工上件工位5的夹具503上,夹具503用于将侧围外板拖动至定位焊接工位6;所述立体夹具库4用于根据侧围外板转运工位3的扫码设备303传递的车型信息切换相应的车型夹具至人工上件工位5;所述人工上件工位5位于侧围外板转运工位3的后侧,立体夹具库4位于人工上件工位5的上方外侧,所述固定焊接工位6位于人工上件工位5的内侧,用于对侧围外板总成完成定位焊接;所述补焊转运工位7位于侧围外板转运工位3的内侧,用于对侧围外板总成进行补焊,补焊转运工位7的抓件机器人701抓取补焊后的侧围外板放置到补焊工位8的补焊夹具802上。
进一步地,所述AGV上件工位2上设置有四个上件口,所述上件口内均设置有地面导向机构、定位机构及车型传感器;所述车型传感器用于检测车型信息,并发送给侧围外板转运工位3的七轴机器人301。
进一步地,所述侧围外板转运工位3内布置有扫码设备303,用于对侧围外板进行扫码记录。
进一步地,所述上件工位501设置有安全门,当七轴机器人301将侧围外板器具放置到夹具503上,机器人301离开,上件工位501的安全门打开,操作者进入上件。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焊接工位6包括CMT焊接机器人601及点焊机器人602,用于对侧围外板总成完成定位焊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7950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