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锂电池正负极片分离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79458.6 | 申请日: | 2022-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321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0 |
发明(设计)人: | 程占江;胡文军;张泽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长虹电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54 | 分类号: | H01M10/54;H01M10/0587;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四川省成都市天策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合伙) 51213 | 代理人: | 胡慧东 |
地址: | 621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电池 负极 分离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锂电池正负极片分离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机架、展开校平装置、极片输送装置和极片分离装置,所述展开校平装置置于机架上方,所述极片输送装置置于机架上方,并与所述展开校平装置连接,所述极片分离装置置于机架上方,并与所述极片输送装置连接。本发明的装置可以实现锂电池极片的快速分离,工作效率高,且降低劳动强度,减少有害接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回收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锂电池正负极片分离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电池的应用已日渐普及,逐步从小型的家电设备、电子设备、扩展到了大型的电动机车。尤其,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的崛起带动了电池技术的发展。这些应用中,用于电动车辆的电池需要大的输出能量和功率,因此用量大。随着电动车辆的大规模使用,废旧电池必会大量的产生。
目前在锂电池物理法回收工艺中,为了提高回收率和回收纯度,最大限度回收利用各种资源,需要将锂电池的正负极片及隔离膜分离,然后分类回收。目前,电池的正负极片及隔离膜分离采用人工进行分离,效率低,劳动强度高,在极片分离时产生的废气也会危害环境和员工的健康。
近年来出现的半自动、全自动的极片分离设备,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效率,避免了对操作人员的危害;但是,这些设备的自动化程度低,容易导致分离失败,现阶段国内还未有技术成熟,可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极片分离设备。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锂电池正负极片分离装置及方法,本发明的装置可以实现锂电池极片的快速分离,工作效率高,且降低劳动强度,减少有害接触。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锂电池正负极片分离装置,包括机架、展开校平装置、极片输送装置和极片分离装置,所述展开校平装置置于机架上方,所述极片输送装置置于机架上方,并与所述展开校平装置连接,所述极片分离装置置于机架上方,并与所述极片输送装置连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还包括调整脚杯,所述调整脚杯设置与机架下方。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所述展开校平装置包括展平装置本体、上料台、上同步带轮组、下同步带轮组、轮组齿轮、同步带、压力弹簧、调压螺钉,上料台置于前端,并与展平装置本体相连接,上同步带轮组、下同步带轮组置于展平装置本体中间,带轮组上布置有若干带轮,带轮之间紧密排列,上同步带轮组、下同步带轮组有若干组,第一组的一端设置有轮组齿轮,通过轮组齿轮啮合实现带轮间同步及动力传输,带轮之间通过同步带连接,前一组带轮组和后一组带轮组间的同步带交叉连接,保证输送无间隙,压力弹簧置于上同步带轮组两端上方,压力弹簧上方设置有调压螺钉。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展开校平装置还包括伺服电机,主动带轮、动力同步带、伺服电机座、张紧压辊、风刀组件、风刀调节座,伺服电机座置于展平装置本体上。伺服电机与伺服电机座连接,主动带轮置于伺服电机轴上,通过动力同步带与第一组上同步带轮组连接,两组上同步带轮组之间和两组下同步带轮组之间均设置有张紧压辊,与展平装置本体连接,张紧压辊与展平装置本体连接处设置有调节装置,风刀组件置于展平装置本体上,通过风刀调节座和展平装置本体连接。
展开校平装置的工作原理是:启动伺服电机,将锂电池卷心展开的四层片料头部投入上同步带轮组、下同步带轮组之间,四层片料因同步带间的摩擦产生拉力向前运动,实现卷心四层片料的展开及校平、校直。通过调节调压螺钉,调整压力弹簧压力,可以改善校平、校直。展开的四层片料通过风刀组件下方时,可以将其表面的电解液快速吹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长虹电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长虹电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7945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