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移动式林业有害生物智能监测车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79239.8 | 申请日: | 2022-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669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7 |
发明(设计)人: | 陈磊;吕照光;苗璇璐;巩永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安徽)生态规划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7/015 | 分类号: | H04N7/015;H04N5/28;A01M1/22;A01M1/04;H02J7/35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众通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22 | 代理人: | 郭梦达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式 林业 有害生物 智能 监测 | ||
本申请属于智能监测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移动式林业有害生物智能监测车,包括车体,车体一侧的顶部设有车厢,车厢底端的内侧设有底板,底板顶部的中心设置有虫情综合监测设备,虫情综合监测设备的外侧分别设置有太阳能供电设备、林情视频监测设备以及两组小气象环境监测设备,且虫情综合监测设备、太阳能供电设备、林情视频监测设备以及两组小气象环境监测设备的底部均设有装配机构,装配机构包括容纳槽,容纳槽开设于底板顶端的内腔,且容纳槽的底端面开设有卡槽,容纳槽的内侧活动套接有底盘;通过设置的车体与车厢,能够对其上结构进行主体承接的同时,得以实现整体对林业有害生物的移动式监测作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能监测车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移动式林业有害生物智能监测车。
背景技术
林业是指保护保持生态平衡,培育和保护森林以取得木材和其他林产品、利用林木的自然特性以发挥防护作用的生产部门,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林业在人和生物圈中,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从事培育、保护、利用森林资源,充分发挥森林的多种效益。
在现有技术中,由于林业树木的枝繁叶茂特性下,使得尤其在夏季时容易藏纳较多的有害生物,且以飞虫以及蚊虫为主,故而为了对林业生态环境进行治理,需要对林业环境中所藏纳的有害生物进行监测并除治工作;
然而现有基于林业所用的移动式有害生物智能监测车中,为了提高对有害生物的监测并除治效果,通常在监测车上容纳有智能监测服务设备,但难以实现对智能监测服务设备的有效安置定位于拆卸作用,且容易受到监测车急行或急停现象下而造成设备的损坏问题,并且在现有中,林业所用的移动式有害生物智能监测车通常使用在夏季,使得存在监测车防护功能不佳的同时,导致整体进行有害生物监测并除治过程中,且遭受突如其来的急降雨时,难以实现对监测服务设备的有效遮雨防护作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移动式林业有害生物智能监测车。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移动式林业有害生物智能监测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一侧的顶部设有车厢,所述车厢底端的内侧设有底板,所述底板顶部的中心设置有虫情综合监测设备,所述虫情综合监测设备的外侧分别设置有太阳能供电设备、林情视频监测设备以及两组小气象环境监测设备,且虫情综合监测设备、太阳能供电设备、林情视频监测设备以及两组小气象环境监测设备的底部均设有装配机构,所述装配机构包括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开设于底板顶端的内腔,且容纳槽的底端面开设有卡槽,所述容纳槽的内侧活动套接有底盘,所述底盘的底部固定安装有卡条,所述底盘顶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连块,所述连块远离底盘的一侧内腔活动套接有插杆,所述插杆固定安装于底板的顶部,且插杆的外壁开设有螺纹槽,所述插杆顶端的外壁设有螺母件,所述螺母件的内壁通过外螺纹与螺纹槽相螺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所设车体,实现整体的承接并驾驶移动工作。
进一步的,所述卡槽呈“十”字形槽体结构,所述卡条呈“十”字形条体结构,且卡条卡接于卡槽的内侧。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所设的卡条,起到对卡槽的容纳限位效果。
进一步的,每组所述底盘均呈圆形盘体结构,且每组底盘的顶部分别与虫情综合监测设备、太阳能供电设备、林情视频监测设备以及两组小气象环境监测设备的底端固定连接且相适配。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所设的底盘,起到对监测服务设备联结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面向车体车头方向的一端面设置有五组辅助机构,五组所述辅助机构在底板的一端呈“一”字形水平均匀分布,且五组辅助机构均位于底板的一端与车厢一侧内壁的连接处。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利用所设的辅助机构,起到对底板以及其上监测服务设备的良好缓冲防护效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安徽)生态规划院有限公司,未经东华(安徽)生态规划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7923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