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煮茧机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79152.0 | 申请日: | 2022-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275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0 |
发明(设计)人: | 汪海涛;朱启莲;夏学江;肖健;怀坤;孙晓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鑫缘茧丝绸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1B7/00 | 分类号: | D01B7/00 |
代理公司: | 合肥信诚兆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159 | 代理人: | 李玉宁 |
地址: | 237299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煮茧 及其 使用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蚕茧加工领域,公开了一种自动煮茧机及其使用方法,包括煮茧桶和加热器,煮茧桶底部的内壁上转动连接有丝杆,丝杆的外部沿轴向自上而下设置有多个分层机构,分层机构包括活动套设在丝杆外部的驱动盘和设置在驱动盘外侧、且与驱动盘同轴设置的多个分隔圈,煮茧桶底部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带动分隔圈顶部蚕茧翻动的抖料机构,丝杆的外侧设置有出料机构、以用于带动分隔圈顶部的蚕茧移出至煮茧桶外部。本发明能够在煮茧过程中按照蚕茧体积的大小对蚕茧进行自动分层蒸煮,且不同层蚕茧的蒸煮温度不同,进而有效提高了不同大小蚕茧蒸煮的均匀性,实现了在煮茧至一定程度后自动出茧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蚕茧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动煮茧机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煮茧是制丝过程中的一道关键性工序,煮茧质量的好坏除了能直接影响到缫折、解舒,还能影响偏差、清洁、洁净、生丝抱合等与生丝质量相关的各项指标。
目前煮茧机不具备自动分层的效果,进而通常对不同体积大小的蚕茧一同进行蒸煮,进而导致不同体积大小的蚕茧蒸煮不均匀,从而影响煮茧的质量,为此,本方案提出了一种自动煮茧机及其使用方法。
发明内容
为解决难以安装蚕茧体积大小进行自动分层蒸煮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煮茧机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包括煮茧桶和加热器,所述煮茧桶底部的内壁上转动连接有丝杆,所述丝杆的外部沿轴向自上而下设置有多个分层机构,所述分层机构包括活动套设在丝杆外部的驱动盘和设置在驱动盘外侧、且与驱动盘同轴设置的多个分隔圈,所述煮茧桶底部的内壁上设置有用于带动分隔圈顶部蚕茧翻动的抖料机构,所述丝杆的外侧设置有出料机构、以用于带动分隔圈顶部的蚕茧移出至煮茧桶外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在煮茧过程中按照蚕茧体积的大小对蚕茧进行自动分层蒸煮,且不同层蚕茧的蒸煮温度不同,进而有效提高了不同大小蚕茧蒸煮的均匀性。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分隔圈为圆环,同一分层机构中相邻两个分隔圈之间的间距相同,相邻两个所述分层机构中位于上方分层机构中相邻两个分隔圈之间的间距大于位于下方分层机构中相邻两个分隔圈之间的间距。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体积较大的蚕茧分隔在位于上方的分隔圈顶部,而体积较小的蚕茧依次向下分层。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盘的外壁沿径向固接有多个支撑条,多个所述分隔圈均固接在多个支撑条的顶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条的设置是用于为分隔圈提高外部支撑。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相邻两个所述分层机构之间通过多个固定杆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固接在分隔圈上。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出料机构将最下方的分层机构顶起时,多个分层机构能够整体向上移动。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煮茧桶的顶部安装有可拆卸的桶盖,所述桶盖的内部沿竖直方向贯穿开设有多个排气口。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分隔圈向上移动时可自动将桶盖顶开,排气口的设置是为了适当将煮茧桶内部的蒸汽排出。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煮茧桶底部两侧的内壁上均固接有第一导向杆、所述第一导向杆依次贯穿多个分层机构中的分隔圈设置、且与分隔圈滑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确保分隔圈及整个分层机构仅能够沿竖直方向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鑫缘茧丝绸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鑫缘茧丝绸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791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电网实时安全预警装置
- 下一篇:显示驱动板、OLED液晶屏和计算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