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腹板结构模块化风电叶片有效
申请号: | 202211278604.3 | 申请日: | 2022-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966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4 |
发明(设计)人: | 谈昆伦;谈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创碳谷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3D1/06 | 分类号: | F03D1/06;B29D9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锦信诚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813 | 代理人: | 倪青华 |
地址: | 213127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腹板 结构 模块化 叶片 | ||
1.一种多腹板结构模块化风电叶片,沿着风电叶片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有若干叶片分段,所述叶片分段均由壳体以及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支撑结构组成,其特征在于,每一叶片分段将所述壳体分割形成前缘模块、中间模块和后缘模块;
所述前缘模块设置在风电叶片弦长方向上的一端,呈弧形开口结构;
所述后缘模块设置在风电叶片弦长方向上的另一端,呈尖形开口结构;
其中,所述中间模块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前缘模块和所述后缘模块的开口处,形成闭合结构,包括位于迎风面的上壳体和位于背风面的下壳体,所述支撑结构由至少为3个的腹板组成,所述腹板连接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形成多腔体的盒式结构;
所述壳体包括第一高强区和第二高强区,所述第一高强区位于迎风面和背风面的上应力集中处,且所述第一高强区成型厚度大于所述第二高强区成型厚度,所述第二高强区位于所述第一高强区的两侧,连接迎风面和背风面的所述第一高强区;
所述第一高强区自所述前缘模块所在一侧朝向所述后缘模块所在一侧依次划分为第一分段、第二分段和第三分段,所述第一分段由单向织物拉挤成型和45°双轴布灌注成型组成,所述第二分段由单向碳纤维织物拉挤成型,所述第三分段由单向玻璃纤维织物拉挤成型;
所述中间模块朝向所述前缘模块的一侧自所述第一高强区的所述第二分段中部分割;
所述支撑结构包括前缘腹板、后缘腹板和辅助腹板,所述前缘腹板朝向所述前缘模块设置,连接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上所述第二分段的端部,所述后缘腹板朝向所述后缘模块设置,连接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上所述第二高强区所在的端部,所述辅助腹板位于所述前缘腹板、所述后缘腹板、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形成的盒式结构内,且至少有一个辅助腹板连接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上所述第三分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腹板结构模块化风电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高强区由45°双轴布灌注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腹板结构模块化风电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缘腹板、所述后缘腹板和所述辅助腹板互相平行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腹板结构模块化风电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缘腹板和所述后缘腹板朝向所述盒式结构内的两端部延伸并倾斜设置,形成C型结构,所述前缘腹板和所述后缘腹板的端部设有第一粘接面,所述第一粘接面与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的内侧面粘接形成一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腹板结构模块化风电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相对设置的表面上设有U型插槽,所述辅助腹板的两端部插入所述U型插槽内,通过结构胶将所述辅助腹板与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粘接形成一体。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多腹板结构模块化风电叶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缘模块和所述后缘模块的开口处设有第二粘接面,所述第二粘接面垂直于风电叶片的弦长方向设置,所述第二粘接面与所述中间模块通过法兰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创碳谷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新创碳谷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7860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