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促进牙周组织再生的3D打印生物支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74179.0 | 申请日: | 2022-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818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0 |
发明(设计)人: | 刘昕;隋佰延;梅念柔;庄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L27/22 | 分类号: | A61L27/22;A61L27/12;A61L27/56;A61L27/58;B33Y10/00;B33Y70/10;B33Y80/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石应杰 |
地址: | 20001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促进 牙周组织 再生 打印 生物 支架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一种可促进牙周组织再生的3D打印生物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支架为贯通多孔结构,由生物墨水材料经3D打印后通过光交联固化而成;所述生物墨水材料的组分包括光引发剂、生物活性玻璃、甲基丙烯酰化明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促进牙周组织再生的3D打印生物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特征中的一项或几项:
1)所述生物支架为三维多层结构,每层由呈直角S型排列的纤维丝构成,相邻两层间的纤维丝构成纵横交错的网格矩阵;
2)所述光引发剂为苯基-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亚磷酸锂;
3)所述生物活性玻璃为纳米生物活性玻璃颗粒;
4)所述生物活性玻璃与甲基丙烯酰化明胶的质量配比为1:5~200;
5)所述光引发剂与甲基丙烯酰化明胶的质量配比为1:20~60。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促进牙周组织再生的3D打印生物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特征中的一项或几项:
(a)所述纤维丝直径为300~600μm,纤维丝间距为1.0~2.0mm;
(b)所述生物活性玻璃与甲基丙烯酰化明胶的质量配比为1:8~15。
4.一种可促进牙周组织再生的3D打印生物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根据人正常牙周组织生物学结构,设计并建立生物支架三维模型并保存;
第二步、向光引发剂溶液中加入生物活性玻璃,混合均匀后,再加入甲基丙烯酰化明胶,水浴至混合均匀,得到3D打印生物墨水材料;
第三步、将第一步得到的生物支架三维模型导入3D打印机的控制系统,采用第二步得到的3D打印生物墨水材料进行3D打印,紫外光交联固化,即得可促进牙周组织再生的3D打印生物支架。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促进牙周组织再生的3D打印生物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特征中的一项或几项:
a)第一步中设计并建立生物支架三维模型包括设定生物支架的孔隙率、线径、形状以及表面积;
b)第一步中生物支架三维模型保存为stl或stp格式;
c)第三步3D打印机料仓温度设置为20~25℃,喷头移动速度为5~15mm/s,挤出压力为0.3~0.6MPa,打印平台温度为10~20℃;
d)第三步中紫外光波长405nm,光照强度为200~300mw/cm2,照射时间为40~60s。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促进牙周组织再生的3D打印生物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步中根据人牙周组织不同细胞的生长需求,调节所述生物活性玻璃与甲基丙烯酰化明胶的质量配比,得到一系列不同组分配比的3D打印生物墨水材料。
7.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促进牙周组织再生的3D打印生物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以下特征中的一项或几项:
(ⅰ)第二步中所述生物活性玻璃与甲基丙烯酰化明胶的质量配比为1:5~200;
(ⅱ)第三步中3D打印为分别采用不同组分配比的3D打印生物墨水材料进行分层打印。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促进牙周组织再生的3D打印生物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步中所述光引发剂溶液的制备方法为:将苯基-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亚磷酸锂光引发剂粉末加入PBS中,55~65℃水浴20~40min,待其充分溶解后抽滤灭菌,得到光引发剂溶液。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促进牙周组织再生的3D打印生物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步中所述生物活性玻璃加入前需进行紫外光照灭菌。
10.如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可促进牙周组织再生的3D打印生物支架或权利要求3~9中任一项制备得到的可促进牙周组织再生的3D打印生物支架在促进牙周组织再生方面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未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7417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