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精准调节阀位的自锁型自动控制球阀阀盖结构及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74168.2 | 申请日: | 2022-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852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0 |
发明(设计)人: | 钱锦远;林仕杰;盛侃;金志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K5/06 | 分类号: | F16K5/06;F16K5/08;F16K27/08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傅朝栋;张法高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精准 调节 自动控制 球阀 结构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精准调节阀位的自锁型自动控制球阀阀盖结构及其方法,属于阀领域。其中,轴套与阀杆固连,轴套下部套设于套筒中,套筒下部套设于定位板中,定位板固定于阀盖上表面。当阀杆带动轴套转动时,轴套和套筒之间能实现一个方向的相对静止和另一个方向的相对转动,套筒和定位板之间也能实现一个方向的相对静止和另一个方向的相对转动,但与轴套和套筒之间的配合方向相反。本发明实现了自动控制球阀在开启和关闭的过程中精准定位阀位的功能,从而避免了电机转矩传递不精确导致阀位不准,阀杆动作过程中提升阀位,减少了改变阀位的过程中对密封圈和阀座的磨损和球阀球体的转矩阻力,从多方面提升了自动控制球阀防止内漏的综合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阀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精准调节阀位的自锁型自动控制球阀阀盖结构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阀门密封性能是指阀门各密封部位阻止介质泄漏的能力,是阀门重要的性能指标。阀门的主要作用是控制介质在管道中的通断流量,因其内部介质经常是高温高压,易燃危险,有毒有害的,并作为关键节流件能显著影响整个工艺流程的工作状态,一旦产生泄露,其后果是十分严重的。
阀门泄露分为内漏和外漏,内漏的产生机理较为复杂,其可能的原因有多种,比如关闭阀位不精确,阀门未完全闭合,部分介质从夹缝中泄露;软质密封圈贴合球体抱死,阀杆转矩过大,阀门启闭困难;阀门关闭后阀杆未完全锁死,介质压力差导致球体产生微小转动;介质压力、温度等工况的变化导致密封圈涨缩,影响密封圈密封性能以及密封比压;阀门磨损,关闭阀位不是很精确或有些许变动;杂质进入球体和密封圈夹缝处,导致阀芯卡涩等等。自动控制球阀的阀杆由电机驱动,其能提供的转矩是出厂后设定的,然而球阀在投入实际使用过程中工况往往会面对不同的工况,导致电机提供的转矩未能使球阀完全关闭经常引起假漏,当阀门使用时长增大后,如检修不当还会引起真漏。所以针对引起阀门内漏的诱因,研究一种可精准调节阀位的自动控制球阀机械结构及其方法,提高球阀密封综合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并提供了一种可精准调节阀位的自锁型自动控制球阀阀盖结构及其方法。本发明实现了自动控制球阀在开启和关闭的过程中精准定位阀位的功能,从而避免了电机转矩传递不精确导致阀位不准,阀杆动作过程中提升阀位,减少了改变阀位的过程中对密封圈和阀座的磨损和球阀球体的转矩阻力,使用压紧盖的可拆卸灵活组装,实现了阀位和密封性能的便捷调试,从多方面提升了自动控制球阀防止内漏的综合性能。
本发明所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精准调节阀位的自锁型自动控制球阀阀盖结构,包括轴套、套筒和定位板;
所述轴套为筒体结构,底部向外周水平延伸并构成具有四个楔形齿的第一螺旋盘体;所述套筒包括由上至下同轴相连的第一环体和第一筒体,第一环体中心开设有与所述第一螺旋盘体相匹配的第一螺旋凹槽,第一螺旋凹槽包括第一上滑移层和第一下固定层;所述第一上滑移层沿内周周向开设四个第一楔形槽,每个第一楔形槽内部分别设有粗端朝向相同的第一楔形滑块;第一楔形滑块通过能提供径向弹力的第一弹簧与第一楔形槽的内侧壁相连,且能完全收回至第一楔形槽内;所述套筒顶部固定有第一限位盖,第一限位盖将第一螺旋盘体限位于第一筒体顶部与第一限位盖之间;当第一螺旋盘体位于第一下固定层处,轴套与套筒处于相对静止状态;当第一螺旋盘体位于第一上滑移层处,轴套仅能沿第一方向相对套筒转动,转动过程中第一螺旋盘体能将第一楔形滑块压入第一楔形槽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7416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