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铁路混凝土轨枕生产用快速成型凝结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73770.4 | 申请日: | 2022-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340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30 |
发明(设计)人: | 张慧明;马军委;方宇恒;吴俊;王国栋;周丽峰;张林松;张钱平;黄侃 | 申请(专利权)人: | 光明铁道控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8B11/24 | 分类号: | B28B11/24;B28B7/42 |
代理公司: | 北京君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6 | 代理人: | 张强 |
地址: | 3244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铁路 混凝土 轨枕 生产 快速 成型 凝结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路混凝土轨枕生产用快速成型凝结装置,涉及混凝土轨枕生产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混凝土轨枕凝固时间长导致混凝土轨枕批量生产加工的进度减慢的问题,包括支撑台,支撑台的顶端安装有外壳,外壳内安装有多组模具,支撑台的一侧安装有底座,底座上转动连接有转动臂,此铁路混凝土轨枕生产用快速成型凝结装置,通过设置有蒸汽组件和加热组件,进而通过设置的蒸汽组件对模具内的混凝土轨枕进行蒸汽养护,且通过设置的加热组件对模具内的混凝土轨枕内部的钢筋进行加热,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混凝土轨枕凝固时间长导致混凝土轨枕批量生产加工的进度减慢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轨枕生产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铁路混凝土轨枕生产用快速成型凝结装置。
背景技术
混凝土轨枕是用作铁道轨枕的混凝土制品。由水泥、砂、石、水和外加剂按一定比例拌和成混合料注入装有钢丝或钢筋、轨枕配件的组合式模型内,采用振动成型或加荷振动成型、蒸汽养护、放松钢丝或钢筋、切割轨枕端部等制成的混凝土轨枕产品。
目前,在混凝土轨枕生产的过程中,首先将钢筋安装于模具内,此时再将混凝土注入模具内,待混凝土凝固后,此时的混凝土轨枕胚子生产完成,进而通过采用振动成型或加荷振动成型、蒸汽养护、放松钢丝或钢筋、切割轨枕端部等制成的混凝土轨枕产品,但是现有混凝土轨枕在生产过程中是通过混凝土的自然风干凝固成型的,其凝结周期太长,导致轨枕批量生产加工的进度减慢,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铁路混凝土轨枕生产用快速成型凝结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利于对混凝土轨枕的外部和内部同时加热,且内外温度差不超过25度,因此有利于混凝土轨枕在高温潮湿的环境下快速凝固,提高混凝土轨枕的生产效率的铁路混凝土轨枕生产用快速成型凝结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铁路混凝土轨枕生产用快速成型凝结装置,包括支撑台、蒸汽组件、防护组件、转动组件和加热组件,所述支撑台的顶端安装有外壳,所述外壳内安装有多组模具,且所述支撑台的一侧安装有底座,所述底座上转动连接有转动臂,用于对所述模具内的混凝土轨枕蒸汽养护的所述蒸汽组件安装于所述转动臂上,用于对所述蒸汽组件进行防护的所述防护组件安装于所述蒸汽组件上,用于带动所述转动臂转动的所述转动组件安装于所述底座上,且与所述转动臂相连接,用于对混凝土轨枕内的钢筋进行加热的所述加热组件安装于所述外壳,有利于对混凝土轨枕的外部和内部同时加热,且内外温度差不超过25度,因此有利于混凝土轨枕在高温潮湿的环境下快速凝固,提高混凝土轨枕的生产效率。
优选的,所述蒸汽组件包括与所述转动臂固定连接的蒸汽罩,所述蒸汽罩上连通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一端连通有延伸至所述蒸汽罩内的出气管,且所述蒸汽罩内开设有多组与所述模具连通的通孔,有利于对模具内的混凝土进行高温蒸汽加热。
优选的,所述防护组件包括两组与所述蒸汽罩转动连接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上固定连接有防护板,且所述转动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平齿轮,所述第一平齿轮的外侧啮合有第二平齿轮,所述第二平齿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主动轮,所述第一主动轮的外表面传动连接有第一皮带,所述第一皮带的一端传动连接有与另一组所述转动轴固定连接的第一从动轮,所述第二平齿轮的另一端连接有传动件,有利于对蒸汽组件进行防护,进而避免误碰高温蒸汽导致人体损伤。
优选的,所述传动件包括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且与所述转动臂活动连接的连接轴,所述转动臂上开设有与所述连接轴相适配的活动槽,且所述连接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三平齿轮和第二主动轮,所述第二主动轮的外表面传动连接有第二皮带,所述第二皮带的一端传动连接有第二从动轮,所述第二从动轮的轴心处位置固定连接有与所述第二平齿轮固定连接的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与所述蒸汽罩转动连接,有利于传输动力,进而便于带动防护板转动,因此控制防护板的开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光明铁道控股有限公司,未经光明铁道控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7377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