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原位力学测试用推-拉微器械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68663.2 | 申请日: | 2022-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838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2-03 |
发明(设计)人: | 王超;隋超;张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08 | 分类号: | G01N3/08;G01N3/02;G01N3/06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龙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3206 | 代理人: | 高媛 |
地址: | 150001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原位 力学 测试 器械 | ||
1.一种原位力学测试用推-拉微器械,其特征在于:由设备层(11)、绝缘层(12)及把手层(13)组成,设备层(11)、绝缘层(12)及把手层(13)由上至下固定叠放设置,设备层(11)由移动区(1)、固定区(2)及四个弹性元件(6)组成;
固定区(2)设有贯通其厚度的通槽(14),通槽(14)还贯通绝缘层(12)及把手层(13)的厚度设置,固定区(2)、绝缘层(12)及把手层(13)的前侧面均设有与通槽(14)相通的开口(15),移动区(1)设置在通槽(14)内,移动区(1)前侧面中部设有向前凸出的凸台一(7),凸台一(7)位于开口(15)处,移动区(1)后侧面中部设有凹槽一,固定区(2)的通槽(14)后槽侧壁中部设有向前凸出的凸台二(16),移动区(1)的凹槽一与固定区(2)的凸台二(16)之间相匹配形成‘互’字形结构,‘互’字形结构共有三处横向间隙,三处横向间隙由前至后依次为间隙一(8)、间隙二(9)及间隙三(10);原位拉伸实验时,微纳米试样放置在间隙二(9)处,微纳米试样一端固定在固定区(2)上,另一端固定在移动区(1)上;四个弹性元件(6)呈矩阵形式固定设置在移动区(1)与固定区(2)的通槽(14)之间形成的左右空间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位力学测试用推-拉微器械,其特征在于:绝缘层(12)由SiO2材料制成,设备层(11)和把手层(13)均由Si材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位力学测试用推-拉微器械,其特征在于:凸台一(7)为半圆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位力学测试用推-拉微器械,其特征在于:移动区(1)的凹槽一与固定区(2)的凸台二(16)之间相匹配形成‘互’字形结构,具体结构为:
固定区(2)的凸台二(16)的左前角处设有缺口,缺口处设有凹槽二;移动区(1)的凹槽一的左槽侧壁设有凸台三(17);
凸台二(16)的前端面与凹槽一的前槽侧壁之间设有所述间隙一(8),凹槽二的前槽侧壁与凸台三(17)的前侧壁之间设有所述间隙二(9),凹槽二的后槽侧壁与凸台三(17)的后侧壁之间设有所述间隙三(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位力学测试用推-拉微器械,其特征在于:若微纳米试样为石墨烯微纳米试样,则在原位拉伸实验时,利用范德华力将石墨烯微纳米试样一端固定在微纳固定区(2)上,另一端固定在移动区(1)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位力学测试用推-拉微器械,其特征在于:若微纳米试样为金属氧化物微纳米试样,则在原位拉伸实验时,通过气体注射系统采用金属铂淀积,将金属氧化物微纳米试样一端焊接在固定区(2)上,另一端焊接在移动区(1)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位力学测试用推-拉微器械,其特征在于:四个弹性元件(6)沿间隙二(9)中心前后对称和左右对称布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原位力学测试用推-拉微器械,其特征在于:四个弹性元件(6)均为渐变直梁S型微弹簧。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原位力学测试用推-拉微器械,其特征在于:每个渐变直梁S型微弹簧由纵向直梁段(5)以及渐变S型微弹簧组成,渐变S型微弹簧由长度依次递增或递减的水平直梁段(4)、连接每相邻两个水平直梁段(4)之间的曲梁段(3)组成,渐变S型微弹簧的最短水平直梁段(4)外端与纵向直梁段(5)一端连接,纵向直梁段(5)另一端与固定区(2)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位力学测试用推-拉微器械,其特征在于:推-拉微器械的整体尺寸长×宽×高=3mm×2mm×0.4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6866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单晶炉的防晶棒掉落装置和单晶炉
- 下一篇:一种空调机组及其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