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热碳催化剂及制备方法、伯亚胺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67415.6 | 申请日: | 2022-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390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7 |
发明(设计)人: | 庄修政;马隆龙;刘建国;张兴华;张琦;陈伦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B01J23/745 | 分类号: | B01J23/745;B01J23/75;B01J23/755;B01J27/24;B01J37/10;B01J37/16;B01J37/18;C07C209/26;C07C211/27;C07C249/02;C07C251/24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崇智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7 | 代理人: | 季承 |
地址: | 21009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热碳 催化剂 制备 方法 亚胺 化合物 | ||
1.一种水热碳催化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将碳源、金属盐和无水乙醇混合,充分搅拌均匀至溶液透明;然后在亚临界条件下进行水热碳化;最后对水热碳化产物水洗、过滤及冷冻干燥,获得水热碳催化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热碳催化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将碳源和铁盐按100g·L-1:72g·L-1浓度比添加至30mL无水乙醇中;
S2.将溶液转移至密闭反应釜中,氮气气氛下进行碳化反应;碳化温度为150-210℃,碳化时间为2-24hr;
S3.反应完成后,以固体产物为目标,依次进行离心过滤分离、水洗至中性、真空冷冻干燥、粉碎筛分,得到水热碳催化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热碳催化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水热碳催化剂高温还原反应,冷却得到还原态水热碳催化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热碳催化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还原反应中,还原气氛为氮气或氢气,还原温度为400-800℃,还原时间为4-12hr。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热碳催化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源为葡萄糖,氮源为硝酸铁,所述水热碳化反应温度为180℃,碳化时间为16hr;
所述高温还原反应采用氮气气氛时,还原温度为700℃,还原时间为4hr;
所述高温还原反应采用氢气气氛时,还原温度为400℃,还原时间为12hr。
6.一种水热碳催化剂,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热碳微球和负载在所述碳微球上的过渡金属;所述的碳微球由葡萄糖、蔗糖或果糖经水热碳化获得;所述的过渡金属为铁元素、钴元素或镍元素。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水热碳催化剂,其特征在于:基于权利要求1-5中任一方法制备而成。
8.一种伯亚胺化合物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伯胺化合物制备方法和亚胺化合物制备方法;
所述亚胺化合物制备方法,包括在高压反应釜中,以醛类化合物为原料,以含氨的甲醇溶液为溶剂,添加基于权利要求2所述水热碳催化剂制备方法制备的水热碳催化剂,将所述原料在氢气环境下进行还原胺化反应,生成亚胺类化合物;
所述伯胺化合物制备方法,包括在高压反应釜中,以醛类化合物为原料,以含氨的甲醇溶液为溶剂,添加基于权利要求3所述水热碳催化剂制备方法制备的水热碳催化剂,将所述原料在氢气环境下进行还原胺化反应,生成伯胺类化合物。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伯亚胺化合物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还原胺化反应温度为90℃-110℃;反应时间为4hr,反应体系氢气压力为2MPa;所述醛类化合物原料、水热碳催化剂和氨甲醇反应浓度比例为0.5mmol:10mg:7mol。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伯亚胺化合物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伯胺化合物制备时,所述还原胺化反应温度为110℃;在亚胺化合物制备时,所述反应温度为9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67415.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智能清渣系统
- 下一篇:一种临时协议的解析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