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用于大水位差斜坡码头的客运斜架车控制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63305.2 | 申请日: | 2022-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973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4 |
发明(设计)人: | 陶诗飞;付明立;李毅;王渊;夏建;卢飞;吴兴雄;汪洋;熊卫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长江航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重庆寸滩国际邮轮母港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5/24 | 分类号: | E01D15/24;E01D15/127;E01D19/00;E02B3/20 |
代理公司: | 武汉知伯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282 | 代理人: | 任苗苗 |
地址: | 430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水位 斜坡 码头 客运 斜架车 控制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码头客运技术领域,并具体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大水位差斜坡码头的客运斜架车控制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斜坡码头斜坡道模块、斜架车调度模块、斜架车模块、引桥模块以及控制模块。所述方法包括:算需要的斜架车模块的个数,控制模块控制多个斜架车模块从斜架车调度模块运动至斜坡码头斜坡道模块上对应的第一定位单元上,采用引桥模块连接最下面一个斜架车模块的底端与趸船,连接最上面一个斜架车模块的顶端与旅客大厅,以形成旅客登离船通道。本发明可根据水位不同,自动调节斜架车模块的个数,以实现指定水位差内连通趸船与旅客大厅,使得旅客方便通行,具有控制精度好、舒适性高、适应性强等特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码头客运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适用于大水位差斜坡码头的客运斜架车控制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旅游休闲的需求越来越大,在长江上游地区,由于长江面窄而水急,非常适合开发水上观光旅游,长江水位每年不同时间段具有很大的不同,以往岸上到邮轮,基本是采用斜坡道加趸船的方式来适应长江上游的大水位差要求,但以往斜坡道基本采用固定阶梯+钢引桥形式,随着水位的升,钢引桥向岸上移动,随着水位的降,钢引桥背离岸上移动,以适应水位的升降,然后再由游客在阶梯上走路通过钢引桥到趸船,然后再登邮轮,但由于在低水位时需要在斜坡道上走很久,对游客的体验非常不好,不利于水上观光旅游的推广,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开发出一套能够适用于大水位差斜坡式码头的客运斜架车控制系统,根据水位高度,协调调整在斜坡道上伸出的客运斜架车数量以适应大水位的变化。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大水位差斜坡码头的客运斜架车控制系统及方法,可根据水位不同,自动调节斜架车模块的个数,以实现指定水位差内连通趸船与旅客大厅,使得旅客方便通行,具有控制精度好、舒适性高、适应性强等特点,较好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斜坡式码头在大水位差条件下,自动扶梯等设备使用过程中不利于观光旅游的问题,同时解决了多斜架车调度过程中过程繁琐、结构复杂、精度低、稳定性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按照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大水位差斜坡码头的客运斜架车控制系统,包括斜坡码头斜坡道模块、斜架车调度模块、斜架车模块、引桥模块以及控制模块,其中,
所述斜坡码头斜坡道模块通过支撑模块设于斜架车调度模块与趸船之间,该斜坡码头斜坡道模块设有用于对所述斜架车模块固定定位的第一定位单元;
所述斜架车调度模块设于所述斜坡码头斜坡道模块靠近岸边的一端,用于收纳所述斜架车模块;
所述斜架车模块设有多个,多个所述斜架车模块沿所述斜坡码头斜坡道模块组合使得最下面一个斜架车模块运动至指定的第一定位单元,同时,最上面一个斜架车模块的顶端连接旅客大厅;
所述引桥模块用于在所述斜架车模块运动到位后连接最下面一个斜架车模块的底端和趸船;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识别水位,并根据水位判断用于渡客的斜架车模块的个数,并控制驱动斜架车模块运动至相应位置,使得最上面一个斜架车模块的顶端连接旅客大厅,最下面一个斜架车模块的底端通过所述引桥模块与趸船连接,以形成旅客登离船通道。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斜架车模块包括现地控制站、通信单元、斜架车机械本体以及设于所述斜架车机械本体上的第一运动执行单元和第一固定单元,其中,所述现地控制站通过通信单元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第一运动执行单元和第一固定单元连接,所述第一固定单元用于识别第一定位单元位置,并将其识别信息通过所述现地控制站发送给控制模块,所述现地控制站则根据所述识别信息控制第一运动执行单元动作,以将斜架车机械本体驱动至指定位置,使得相应的第一固定单元与第一定位单元匹配,所述第一固定单元动作,以实现与对应的第一定位单元固定连接。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定位单元包括第一顶升座以及设于所述第一顶升座上的第一编码标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长江航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重庆寸滩国际邮轮母港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武汉长江航运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重庆寸滩国际邮轮母港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6330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