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面向非结构化数据的领域知识抽取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59591.5 | 申请日: | 2022-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1024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3 |
发明(设计)人: | 王儒;孙延劭;华益威;魏竹琴;王国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16/36 | 分类号: | G06F16/36;G06F16/335;G06F16/35;G06F40/216;G06F40/295;G06N3/04;G06N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阳理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9 | 代理人: | 周蜜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面向 结构 数据 领域 知识 抽取 方法 | ||
1.一种面向非结构化数据的领域知识抽取方法,所述非结构化数据是指数据结构不规则或不完整、没有预定义的数据模型、不方便用数据库二维逻辑表来表现的数据;
其特征在于,所述抽取方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S1,通过对领域知识概念实体与关系梳理进行梳理,建立领域知识图谱模式层;
步骤S2,对非结构化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人工标注后的文本数据;
步骤S3,基于双向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以及条件随机场建立实体抽取模型,基于注意力机制建立关系抽取模型,并分别利用相应数据集训练所述实体抽取模型和关系抽取模型;
步骤S4,用训练好的实体抽取模型对待抽取的非结构化数据进行抽取,获得领域实体,并将所述领域实体以表格形式存储为领域实体表;用训练好的关系抽取模型对关系进行抽取,在领域实体表的基础上获得实体与关系一一对应的实体-关系表;
根据抽取得到的所有实体与关系,基于语义相似度进行知识融合,得到知识融合后的实体-关系表,根据该实体-关系表在neo4j图数据库中建立知识图谱。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非结构化数据的领域知识抽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的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S1-1,根据知识抽取的目的,对多场景领域知识概念与关系进行梳理;
步骤S1-2,根据领域知识概念实体与关系,对知识结构进行定义,建立领域知识图谱模式层。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面向非结构化数据的领域知识抽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的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S2-1,利用文本解析工具,将非结构化数据解析为txt文件;
步骤S2-2,利用Jieba分词工具,对文本文件进行分词;
步骤S2-3,对分词后的文本做去除停用词处理;
步骤S2-4,基于BIO标注法或BIOES标注法对文本数据进行人工标注。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面向非结构化数据的领域知识抽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的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S3-1,根据人工标注的数据,形成用于实体抽取模型和关系抽取模型训练的训练集和测试集;
步骤S3-2,基于双向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以及条件随机场建立实体抽取模型,利用相应数据集训练该模型;基于注意力机制建立关系抽取模型,利用相应数据集训练该模型;
步骤S3-3,依据精确率、召回率、F1值对实体抽取模型训练效果进行评估;根据精确率对关系抽取模型训练效果进行评估。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面向非结构化数据的领域知识抽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2中,建立实体抽取模型时:双向长短时记忆神经网络BiLSTM的BiLSTM层的输出维度与标签种类的数量相同,对每个输入wl,网络会输出其对应标签j的概率值pij,最终获得网络的输出P,即每个输入与每个标签对应的标注概率值;条件随机场CRF计算了条件约束下的标注概率值,设y为预测的标注序列,x为文本输入序列,y′为准确的标注序列,则有
其中,P(y|x)为输出P经过条件随机场约束后的概率值;分数Score可以通过下式进行计算:
其中,ψi(x,y)为特征向量;
训练实体抽取模型时,目标是最大化概率P(y|x),通过对数似然得:
定义损失函数为-log(P(y|x)),通过优化算法对损失函数-log(P(y|x))进行优化即可实现实体抽取模型BiLSTM-CRF的训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5959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