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风内循环式铁矿石烧结系统及烧结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58402.2 | 申请日: | 2022-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4060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30 |
发明(设计)人: | 徐守国;于海波;唐文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华电节能环保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17/00 | 分类号: | F27B17/00;F27D17/00;F27D19/00;C22B1/16 |
代理公司: | 南京中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41 | 代理人: | 沈振涛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南京***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风 循环 铁矿石 烧结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风内循环式铁矿石烧结系统及烧结方法,所述系统包括烧结机、烟气换热器、空气换热器、冷水管和热水管,所述烧结机包括大烟道,烟气换热器设于大烟道内部出烟口,烟气换热器的进水口通过冷水管与空气换热器的出水口连接,烟气换热器的出水口通过热水管与空气换热器的进水口连接,冷水管的管路上设有循环泵,空气换热器设于烧结机上方,位于烧结机机头和机尾中间。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系统和方法利用了烧结机废气的余热,调节方便,能耗低,节约成本,烧结效果好,且在冷水管路上设置了水流调节阀,保证进入烟气换热器的水温,防止露点腐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冶金热风烧结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热风内循环式铁矿石烧结系统及烧结方法。
背景技术
热风烧结(hot gas sintering)是指烧结机点火后,用300~1000℃的热风或热废气进行烧结的铁矿石烧结工艺。常规的烧结工艺是在烧结点火后,依靠室温的空气进行烧结的。由于烧结过程的自动蓄热作用,料层上部烧结温度低,下部烧结温度高,因此上部经常烧结不充分,液相量不足,致使所得烧结矿强度低,并形成许多返矿,而下部由于烧结温度过高产生过熔,使烧结矿还原性恶化。理想的烧结制度是使沿料层高度的烧结温度均匀。热风烧结是在点火后以热风继续向料层提供热量以补充上层热量的不足,从而使上下料层烧结温度较为均匀。
热风温度、加热时间及热风中含氧量对热风烧结的效果有较大的影响。适宜的热风温度取决于矿石性质、气体及固体燃料的供应及价格。采用较高的风温可以节约较多的固体燃料,降低烧结矿中的FeO含量,提高还原性,但影响烧结机的产量;采用过低的风温则达不到以上的目的,一般以900℃效果较好。
合理的加热时间应以能保证上层有足够的热量而下部热量又不过剩为原则。加热时间过长,供热过多,固体燃料虽可下降,但煤气量消耗增加,总热耗增加,同时料层温度提高,料层阻力增加,导致产量下降。一般加热时间以4~5min(即占烧结整个时间的三分之一)为宜,否则对产量影响较大。热废气的含氧量不小于10.5%,否则固体燃耗要增加,含H2O及CO2量也不宜过高。
获得热风来源有3种方式:
第1种是采用拷贝式热风炉或其他形式的热交换器来产生热风。此法使热风温度可调,使台车表面温度易于达到均匀分布,热风中含氧量充分,对提高烧结矿的产、质量均有利,但基建投资高,操作费用大。
第2种方式是在点火器后设置加热器或保温炉,利用煤气燃烧后的高温热废气。其优点是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安全可靠,效果也明显,但热废气中含氧量降低,影响烧结机的产量及脱硫。
第3种方式是利用烧结机尾部或冷却机热废气。此方案不致过多地增加设备,方法简单,但热风温度较低,效果低于以上两种方案。
热风烧结使料层上部烧结温度提高、液相量增加,同时液相黏度降低,有利于矿物充分结晶,玻璃相含量减少,从而提高烧结整体的成品率及烧结矿强度。此外。以热风代替冷风,使抽入空气与热烧结层的温差减少,降低冷却速度,减少热应力,促使烧结矿的强度提高。
热风烧结可以降低固体燃料消耗,减少过熔,降低FeO,从而提高烧结矿的还原性。当使用1000℃热风烧结时,固体燃料可节约20%~30%,总热量消耗减少10%~13%,烧结矿冶金性能改善,粉末量大大减少。但是热风烧结使烧结速度下降,因而在料层透气性没有改善条件下产量要下降。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风循环式铁矿石烧结系统及烧结方法,该系统和方法利用了烧结机废气的余热,调节方便,能耗低,节约成本,烧结效果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华电节能环保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华电节能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5840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