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化现场车间管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49019.0 | 申请日: | 2022-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250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7 |
发明(设计)人: | 曾俊富;王克李;刘楠楠;王翻能;刘晨旭;沈智尧;曾汇峰;陈泽铭;蔡刘勤;李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夏澳丽妃包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56000 宁夏回***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化 现场 车间 管理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车间管理方法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智能化现场车间管理方法,包括以下工作步骤:第一步:工厂总体智能化设计以及布局;第二步:建立工厂的制造执行系统;第三步:建立环保型生产安全监控系统;第四步:搭建工厂内部生产体系的网络架构等。本发明的智能化现场车间管理方法,包括第一步:工厂总体智能化设计以及布局;第二步:建立工厂的制造执行系统;第三步:建立环保型生产安全监控系统等,智能化现场车间的管理从智能工厂的智能化设计到、内部运行系统以及框架结构等设计,直至最后的运行以及管理和改进等方面,本发明提高了对现场车间的整体管理效率,基于当今时代的发展下,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化以及科学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间管理方法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化现场车间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当今工业不断的发展,为全面推进信息技术在产品研发、生产过程控制、经营管理、营销流通等各个环节应用、渗透和融合,加快全市智能制造发展,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才能够复合当代工业以及工厂的发展需求。现有技术的工厂车间无法实现较为集中和全面的智能化管理,导致工厂车间内各个环节以及部分之间的协调性较为薄弱,则导致车间整体的运行效率有待提高。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智能化现场车间管理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智能化现场车间管理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化现场车间管理方法,包括以下工作步骤:
第一步:工厂总体智能化设计以及布局;
第二步:建立工厂的制造执行系统;
第三步:建立环保型生产安全监控系统;
第四步:搭建工厂内部生产体系的网络架构;
第五步:建设以及完善网络协同制造模式。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步中,工厂的总体设计、工艺流程及布局均需要建立数字化模型,并进行模拟仿真,实现规划、生产、运营全流程数字化管理,应用数字化三维设计与工艺技术进行产品、工艺设计与仿真,并通过物理检测与试验进行验证与优化,其中还需要数控机床与工业机器人、智能传感与控制装备、智能检测与装配装备、智能物流与仓储装备等关键技术装备在生产管控中的互联互通与高度集成,第一步中还包括建立生产过程数据采集和分析系统,充分采集生产进度、现场操作、质量检验、设备状态、物料传送等生产现场数据,并实现可视化管理。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步中建立工厂的制造执行系统,可实现计划、调度、质量、设备、生产、能效的全过程闭环管理,第二步还包括建立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实现供应链、物流、成本等企业经营管理的优化。
作为优选,所述第三步中具体的包括,对于存在较高安全风险和污染排放的项目,实现有毒有害物质排放和危险源的自动检测与监控、安全生产的全方位监控,建立在线应急指挥联动系统。
作为优选,所述第四步中搭建工厂内部生产体系的网络架构,实现工艺、生产、检验、物流等各环节之间,以及数据采集系统和监控系统、制造执行系统与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的高效协同与集成,建立全生命周期数据统一平台;
第四步还包括建有智能工厂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技术防护体系,具备网络防护、应急响应等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建有功能安全保护系统,采用全生命周期方法有效避免系统失效。
作为优选,所述第五步中具体的包括如下步骤:
S501、建立智能工厂互联网网络化制造资源协同云平台,具有完善的体系架构和相应的运行规则;
S502、通过智能工厂间研发系统的协同,实现创新资源、设计能力的集成和对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夏澳丽妃包袋有限公司,未经宁夏澳丽妃包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4901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