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金属衬底的微纳米薄膜热流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47445.0 | 申请日: | 2022-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897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0 |
发明(设计)人: | 冯科;王水根;邓惠丹;段青松;陈南菲;漆锐;谭庆;杨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冶赛迪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10N10/17 | 分类号: | H10N10/17;G01K7/00;H10N10/01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杨柳岸 |
地址: | 400013***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金属 衬底 纳米 薄膜 热流 传感器 及其 制作方法 | ||
1.一种基于金属衬底的微纳米薄膜热流传感器,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金属基底(1)、金属过渡层I(2)、金属粘结层I(3)、绝缘层I(4)、金属传感层(6)、金属过渡层II(10)、金属粘结层II(11)、绝缘层II(12)、金属保护片(7)、金属过渡层III(13)和环氧树脂(15);
所述金属基底(1)为衬底,表面电镀有金属过渡层I(2);
所述金属过渡层I(2)表面溅射有金属粘结层I(3);
所述金属粘结层I(3)表面涂覆有绝缘层I(4);
所述绝缘层I(4)表面沉积金属传感层(6);
所述金属传感层(6)表面电镀有金属过渡层II(10);
所述金属传感层(6)包括第一极传感回路和第二极传感回路;
所述第一极传感回路包括依次沉积的金属层I(601)、金属层II(602)和金属层III(603);
所述第二极传感回路沉积在第一极传感回路的表面,包括依次沉积的金属层IV(604)、金属层V(605)和金属层VI(606);
所述金属过渡层II(10)表面溅射有金属粘结层II(11);
所述金属粘结层II(11)表面涂覆有绝缘层II(12);
所述绝缘层II(12)的表面粘接金属保护片(7);
所述金属保护片(7)与绝缘层II(12)相对的下表面处电镀有金属过渡层III(13),另一表面涂覆环氧树脂(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金属衬底的微纳米薄膜热流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过渡层III(13)的表面溅射有金属粘结层III(14),所述绝缘层II(12)和金属粘结层III(14)表面粘接,从而令金属基底(1)和金属保护片(7)粘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金属衬底的微纳米薄膜热流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金属基底(1)的厚度范围为50μm~800μm;
所述金属过渡层I(2)、金属过渡层II(10)的厚度范围为5μm~30μm;
所述金属粘结层I(3)、金属粘结层II(11)的厚度范围为10nm~100nm;
所述绝缘层I(4)、绝缘层II(12)的厚度范围为1μm~5μm;
所述金属传感层(6)的厚度范围为300nm~900nm。
4.一种制作基于金属衬底的微纳米薄膜热流传感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选取用于传感器沉积的金属基底(1)为衬底;
步骤2、对金属基底(1)进行研磨和化学机械抛光,并通过磁控溅射工艺在金属基底(1)表面沉积金属过渡层I(2);
步骤3、通过磁控溅射工艺在金属过渡层I(2)表面上沉积金属粘结层I(3);
步骤4、通过匀胶旋涂工艺在金属粘结层I(3)表面上涂覆绝缘层I(4),并在热板和烘箱中分别进行软烘和固化;
步骤5、通过匀胶旋涂工艺在绝缘层I(4)表面上涂覆光刻胶(5),并在热板上对金属基底(1)进行前烘;在光刻机上采用掩模板进行曝光;曝光后,在热板上对金属基底(1)进行后烘;将金属基底(1)放置于显影液中进行显影,烘干后得到传感器图版;
步骤6、通过磁控溅射工艺在光刻胶层表面上沉积金属传感层(6);
步骤7、基于传感器图版,切割出金属保护片(7);
步骤8、在金属保护片(7)的一个表面采用电镀工艺沉积金属过渡层III(13),再通过磁控溅射工艺在金属过渡层III(13)表面沉积金属粘结层III(14);
步骤9、通过匀胶旋涂工艺在金属传感层(6)表面涂覆绝缘层II(12);
步骤10、利用绝缘层II(12)的粘接性将金属保护片(7)沉积金属过渡层III(13)和金属粘结层III(14)的表面贴合到金属基片(1)上,并裸露出焊盘(9);
步骤11、对贴合有金属保护片(7)的金属基片(1)进行烘烤固化,再通过等离子刻蚀工艺去除掉焊盘(9)表面的绝缘层;
步骤12、采用导电银胶将焊盘(9)与补偿导线(8)连接,然后经热板烘烤后,在表面涂覆环氧树脂(15);对环氧树脂(15)进行固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冶赛迪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中冶赛迪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中冶赛迪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4744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打包组件及芦笋加工设备
- 下一篇:环烷环异构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