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中草药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2211243777.1 | 申请日: | 2022-10-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044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3 |
| 发明(设计)人: | 崔艺燕;马现永;余苗;马新燕;田志梅;李贞明;刘志昌;宋敏;容庭;邓盾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科学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1N21/39 | 分类号: | G01N21/39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专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93 | 代理人: | 邓易偲 |
| 地址: | 51064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草药 固体 废弃物 处理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中药药渣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草药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方法,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将中草药废弃物高值化利用,利用高光谱测定方法能有效监测堆肥过程中木质素和纤维素的含量变化,结合液相色谱化学测定药渣发酵样本得到含量标准,计算得到随发酵天数变化的药渣有机率;并结合堆肥发酵过程中实时监测堆肥发酵温度,计算含水率和碳氮比判断是否达到完全堆肥腐熟,进一步调控堆肥过程是否进行翻堆操作,能有效提高堆肥发酵技术中的肥效转化率并实现中草药废弃物营养成分的高质转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草药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中草药产业的快速发展,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中草药渣等有机废弃物。在早期采用填埋、焚烧、堆放等方式处理中草药废弃物,会造成环境污染加剧和资源的巨大浪费,成为了发展中草药种植加工技术的瓶颈。而中草药废弃物中残留大量的纤维素、粗蛋白、脂质、氨基酸及多种微量元素,是一种富含营养的可循环利用的生物质资源。但由于现代制药工艺的选择局限性,大部分药厂只利用了其中的一小部分有效成分。因此,对中草药废弃物进行合理应用能有效减少资源浪费,提高药渣利用率,能促进中草药产业的良性循环发展。
目前,实现中草药废弃物无害化和资源化的最主要途径是以中草药废弃物为原料,通过好氧发酵制备生物有机肥,不仅可以解决环境污染问题,而且对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显著意义。与普通肥料相比,生物有机肥的营养元素更齐全,含有功能性微生物菌群能帮助土壤分解剩余养分,促进农作物根系有益微生物增殖,同时具有生物利用率高、作用周期长、成本低、对土壤及环境不会造成危害等优点。
在现有技术中,专利公开号CN106007943A公开了一种高效中药渣提取液肥料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提供一种含硅酸盐类肥料施用于作物种植前,能促进作物幼苗生长和根系发育,但采用碱溶酸析技术将稻壳灰中的非晶态硅转化为易溶态的硅酸盐容易造成过碱污染,无法较好控制炭化产物溶液融合吸附的制备过程;而专利公开号CN110437015A公开了一种利用中草药药渣发酵制备炭基黄腐酸生物有机肥的方法,通过多种发酵结合有效提高中药药渣的利用,使得中药药渣充分熟化,但缺乏对中草药药渣发酵过程从有氧发酵到形成腐熟半成品后进行厌氧发酵的准确发酵时间监测,难以保证发酵制备有机肥的肥效。因此,在土壤和环境污染现象日益增多的情况下,亟需研发一种高效利用中草药固体废弃物制备复合生物肥料的无害化处理方法,具有提高制备生物肥料的肥效且实现中药渣高质转化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中草药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方法,利用微生物发酵技术将中草药废弃物高值化利用,利用高光谱测定方法能有效监测堆肥过程中木质素和纤维素的含量变化,结合液相色谱化学测定药渣发酵样本得到含量标准,计算得到随发酵天数变化的药渣有机率;并结合堆肥发酵过程中实时监测堆肥发酵温度,计算含水率和碳氮比判断是否达到完全堆肥腐熟,进一步调控堆肥过程是否进行翻堆操作,能有效提高堆肥发酵技术中的肥效转化率并实现中草药废弃物营养成分的高质转化。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中草药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0,对中草药固体废弃物进行预处理,获得有机制肥原料;
S200,对有机制肥原料灭菌后接种发酵菌剂,得到药渣发酵料进行好氧发酵;
S300,利用高光谱成像仪多次扫描所述药渣发酵料,同时对所述药渣发酵料随机采样,随发酵天数变化分别得到药渣反射谱线和药渣发酵样本集;
S400,对药渣反射谱线进行预处理,结合药渣发酵样本集进行发酵降解测定,计算得到随发酵天数变化的药渣有机率;
S500,结合药渣有机率调控中草药固体废弃物的堆肥过程,得到完全转化肥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科学研究所,未经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动物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4377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调可组装的头部固定装置
- 下一篇:车床夹具组件和车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