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调可组装的头部固定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211243773.3 | 申请日: | 2022-10-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001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6 |
| 发明(设计)人: | 刘焕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B90/14 | 分类号: | A61B90/14;A61F7/00 |
| 代理公司: | 重庆晶智汇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29 | 代理人: | 施永卿 |
| 地址: | 130021***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调 组装 头部 固定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调可组装的头部固定装置,属于医疗护理设备技术领域,其包括两个主体支架(100)与一根辅助固定带(200);主体支架(100)为弧形结构且主体支架(100)中部开设弧形槽(101),弧形槽(101)两侧的主体支架(100)侧壁均匀开设多个安装卡槽(102)且两个对应安装卡槽(102)之间设置一个气动支撑组件(10),气动支撑组件(10)靠近主体支架(100)圆心的一端设置接触头(20)。该固定装置能实现固定装置与患者头部的紧密接触、牢靠固定,形成对患者头部有效保护;同时,该固定装置在固定后能对接触部位进行有效通风、散热、清洁,避免长久接触而造成细菌滋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护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可组装的头部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神经外科主要研究人体神经系统,如脑、脊髓及其周围神经系统,以及与之相关的附属机构;主治由于外伤导致的脑部、脊髓等神经系统的疾病。
神经外科手术过程中,对于一些病症患者,医务人员通常需要进行开颅手术,即对人体颅骨进行切割、实现患者颅内手术,然后对头部伤口采用纱布进行包扎;在开颅手术后的术后恢复过程中,患者头部易与外界接触发生碰撞、从而给患者带来二次伤害;因此,临床术后护理过程中,在伤口采用纱布包扎后、通常还需要利用固定头罩对患者头部形成保护及辅助固定,避免头部与外界直接接触、碰撞。现有的固定头罩一种是型号固定款,其无法根据不同患者的头部大小进行调节,导致贴合不紧密、固定不稳的问题;另一种是定制款,其根据不同患者的头部大小进行定制,与患者头部紧密贴合、固定牢靠,但其为一次性使用品、成本高。此外,现有的固定头罩对患者头部进行长期固定后,头罩与患者头部的接触部位会产生高温、高湿环境,造成细菌滋生、不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
发明内容
针对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可组装的头部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能够根据不同患者的头部大小进行可控调节,从而实现固定装置与患者头部的紧密接触、牢靠固定,形成对患者头部的有效保护;同时,该固定装置在固定后能够对接触部位进行有效的通风、散热、清洁,从而避免固定装置与患者头部长久接触而造成细菌滋生。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可调可组装的头部固定装置,包括两个主体支架与一根辅助固定带;两个主体支架之间转动连接且两个主体支架连接处设置辅助固定带;主体支架为弧形结构且主体支架中部开设弧形槽,弧形槽两侧的主体支架侧壁均匀开设多个安装卡槽且两个对应安装卡槽之间设置一个气动支撑组件,气动支撑组件靠近主体支架圆心的一端设置接触头。
作进一步优化,所述主体支架弧形结构的两端端部分别设置一中部开设通孔的支耳,两个主体支架的两端对应支耳之间分别通过螺栓连接,从而实现两个主体支架之间的转动连接;所述辅助固定带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螺栓连接。
作进一步优化,所述气动支撑组件包括气缸、气缸盖、活塞座、滑动杆、安装球头及直角关断阀;所述气缸外壁卡接在两个对应的安装卡槽之间且气缸靠近主体支架圆心的一端与气缸盖密封连接;所述活塞座位于气缸内且活塞座外壁与气缸内壁滑动连接,活塞座靠近气缸盖的一侧侧面固定连接滑动杆,滑动杆远离活塞座的一端贯穿气缸盖且其端部固定连接安装球头;气缸远离安装球头的一端且位于主体支架外侧设置进气管,进气管上设置直角关断阀。
作进一步优化,所述滑动杆沿其轴线方向均匀开设若干定位孔。
优选的,所述气缸、活塞座、滑动杆、安装球头的中轴线共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未经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4377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相开关电源电路
- 下一篇:一种中草药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