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陆上实尺度柴油机排气喷淋试验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34999.7 | 申请日: | 2022-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978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3 |
发明(设计)人: | 王振;程建平;石帅;刘元春;程小亮;齐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M15/10 | 分类号: | G01M15/10;G01M15/05;G01M15/02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胡建平 |
地址: | 43006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陆上 尺度 柴油机 排气 喷淋 试验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陆上实尺度柴油机排气喷淋试验系统,其包括烟气发生装置、排气管、喷淋冷却系统、舷侧模拟结构、航行风模拟装置、废水收集水池、监控机构;烟气发生装置包括与船舶实际使用的同型柴油机;排气管按船舶实际排气管路布置;喷淋冷却系统的排气喷淋装置置于排气管的直管上;舷侧模拟结构设置在排气管的排气口处;航行风模拟装置置于排气管的排气口侧边;废水收集水池置于排气管的排气口下方;监控机构的数据控制箱接收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流量计的数据,并将该数据传递给上位机;且根据接收的数据,控制喷淋冷却系统工作。本发明能准确模拟船舶的柴油机的排气工况,获得准确的排气喷淋效果数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试验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陆上实尺度柴油机排气喷淋试验系统。
背景技术
柴油机的排气温度一般都比较高,甚至能达到500℃以上,且伴有黑烟,这对船舶的工作环境会有很大影响。因此需要在排气管路末端设置排气喷淋装置,以降低排气管路的温度和烟黑浓度,进而改善船员的居住和工作环境。排气喷淋装置的降温及烟黑捕集涉及到高温汽水、颗粒等多相的混合、相变、聚并等复杂物理过程,需要开展试验研究,用于分析各参数对于排气喷淋效果的影响、验证排气喷淋装置效果。
目前,相关试验多为缩比模型试验,难以真实模拟实尺度下高温多相换热及液相、固相相互作用的规律,无法准确评估排气喷淋装置的冷却、除烟黑等性能。另外,对于舷侧排气来说,排气口一般设置在舷侧靠近水线的位置,排气由排气口排出后会冲击至海平面上,海平面对排气尾流产生较大影响,目前的试验装置未对这一因素进行考虑。舷侧外板的倾斜角度影响排气尾流的喷射方向,航行风也会影响排气尾流的发展,影响其红外特性,但目前缺乏相应的试验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陆上实尺度柴油机排气喷淋试验系统,该系统能准确模拟船舶的柴油机的排气工况,保证试验系统与实船的一致性,满足柴油机排气喷淋试验的要求,获得准确的排气喷淋效果数据。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陆上实尺度柴油机排气喷淋试验系统,其包括烟气发生装置、排气管、喷淋冷却系统、舷侧模拟结构、航行风模拟装置、废水收集水池、监控机构;
所述烟气发生装置包括与船舶实际使用的同型柴油机;
所述排气管按船舶实际排气管路布置,并使排气管的材质、直径与实船保持一致;排气管外表面包覆与实船类似的隔热材料;所述排气管的进气端与烟气发生装置连接;
所述喷淋冷却系统的排气喷淋装置置于排气管的直管旁;
所述舷侧模拟结构设置在排气管的排气口处,所述舷侧模拟结构采用与实船等厚的钢板,表面涂覆船壳漆,背面敷设隔热材料;
所述航行风模拟装置置于排气管的排气口侧边,其采用组合式风机,风速根据航速转换;
废水收集水池置于排气管的排气口下方;
监控机构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流量计、数据控制箱、上位机;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有两组,分别安设在排气喷淋装置的上游和下游;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安设在排气管的排气口处;流量计安设在喷淋冷却系统的冷却水供水管路上;数据控制箱接收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流量计的数据,并将该数据传递给上位机或移动终端;数据控制箱根据接收的数据,控制喷淋冷却系统工作(数据控制箱对模拟量数据进行采集转换,通过设置的以太网接口传送至上位计算机系统或移动终端,数据控制箱同时对喷淋水管路上的进水调节阀进行控制)。
按上述方案,所述舷侧模拟结构的尺寸不小于3倍的排气管直径,以便更真实的模拟排气口处的船体外板,使试验结果更准确。
按上述方案,所述航行风模拟装置的出风口的尺寸为排气口直径的4倍以上,以使试验结果更准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未经中国舰船研究设计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3499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