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式过水围堰结构及其填筑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33169.2 | 申请日: | 2022-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847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0 |
发明(设计)人: | 张睿;李子昌;曹丰泽;刘元广;杨社亚;林鹏;潘新波;娄威立;杜立兵;聂宇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2D19/04 | 分类号: | E02D19/04;E02B7/16;E02B7/00 |
代理公司: | 重庆鼎慧峰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6 | 代理人: | 杨力 |
地址: | 472001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围堰 结构 及其 工艺 | ||
1.一种复合式过水围堰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沿截断水流的方向填筑于河床上,并与所述河床两侧的山体结合;所述主体为CSG材料填筑,所述主体从底到顶厚度逐渐减小呈梯形,并具有位于上游侧的第一坡面和位于下游侧的第二坡面;
垫层,填筑于所述主体的下方并延伸至所述河床下方的基岩位置;
第一防渗层,沿所述主体的第一坡面填筑;及
预制挡块模板,用于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主体的第二坡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式过水围堰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与所述河床侧边山体结合的高陡坡处填筑有堆石支撑体,所述堆石支撑体包括堆石体及浇筑在所述堆石体内的自密实混凝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式过水围堰结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防渗层的上游侧填筑有石渣料层。
4.一种复合式过水围堰的填筑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于围堰的上游侧填筑截流戗堤;
在所述围堰范围内浇筑赶水混凝土进行排水,所述赶水混凝土凝固后形成垫层并与河床基岩连接;
在所述围堰主体下游侧安装第一层预制挡块模板,在所述围堰主体的区域内填筑与所述预制挡块模板高度匹配的CSG材料,并在所述围堰主体的上游侧同步回填第一防渗材料形成第一防渗层,从底到顶按照前述步骤依次分层施工所述围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复合式过水围堰的填筑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围堰范围内浇筑赶水混凝土进行排水的步骤具体包括:
通过沙袋将所述围堰区域进行围挡,并形成排水口;
将所述赶水混凝土连续浇筑至被围挡区域中远离所述排水口的低洼处,以将所述被围挡区域的积水从所述排水口排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复合式过水围堰的填筑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沙袋将所述围堰区域进行围挡,并形成排水口的步骤具体包括:
沿河水的流经方向,通过沙袋将所述围堰区域分段进行围挡,每段被围挡的所述围堰区域均有由所述沙袋形成的排水口。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复合式过水围堰的填筑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赶水混凝土连续浇筑至被围挡区域中远离所述排水口的低洼处,以将所述被围挡区域的积水从所述排水口排出的步骤具体包括:
沿远离所述排水口的一侧浇筑所述赶水混凝土以形成赶水坡面;
将新浇所述赶水混凝土挤入已浇所述赶水混凝土中,并推动所述赶水坡面向所述排水口移动以推动积水沿所述排水口排出。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复合式过水围堰的填筑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围堰主体填筑至所述河床侧边的高陡处之前,还包括:
将块石自然堆积入仓至所述围堰与所述河床侧边山体结合的高陡坡处,以形成有空隙的堆石体;
将自密实混凝土浇入所述堆石体空隙内,以形成堆石支撑体。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复合式过水围堰的填筑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围堰主体下游侧安装第一层预制挡块模板的步骤之后,在所述围堰主体的区域内填筑与所述预制挡块模板高度匹配的CSG材料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将第二防渗材料填筑到所述预制挡块模板与所述围堰主体的下游侧之间,以形成第二防渗层。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复合式过水围堰的填筑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围堰主体的上游侧同步回填第一防渗材料形成第一防渗层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防渗层和所述戗堤之间,随所述第一防渗层仓号的升高同步回填石渣料以形成石渣料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未经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3316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易安装的上悬窗结构及安装方法
- 下一篇:自动立案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