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外套无间隙跌落式避雷器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30471.2 | 申请日: | 2022-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627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31 |
发明(设计)人: | 江林州;罗江慈;唐云;石成;杨光远;刘钊;张婧;贺庆;申自强;林强;刘勇;陈启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百新电瓷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C7/12 | 分类号: | H01C7/12;H01C7/112;H01C1/02;H01C1/01;H01C17/02;H01C17/00 |
代理公司: | 南京鼎坤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681 | 代理人: | 王芳芳 |
地址: | 3372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外套 间隙 跌落 避雷器 制造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避雷器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复合外套无间隙跌落式避雷器制造方法,包括避雷器外壳,所述避雷器外壳的外壁套设有复合外套,所述复合外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盖,所述顶盖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壁螺纹套设有螺纹,且螺纹的底部设置有弹片,所述复合外套的外壁底部固定连接有金属底座,所述金属底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另一组螺纹杆,底部所述螺纹杆上固定连接有螺母,底部所述螺纹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右端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套。通过采用纯空气间隙结构,使得电网可以稳定运行,减少供电系统断电的操作,延长实用寿命,且动过两组环氧棒和氧化锌电阻片,使得其供电时更稳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避雷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复合外套无间隙跌落式避雷器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跌落式(可投式、可卸式)避雷器是将配电型氧化锌避雷器改装后巧妙地安装在跌落式熔断器的跌落式机构上,达到在不断电的情况下,可以借助绝缘拉闸操纵杆方便地对避雷器进行检测、维修与更换,不但保证了线路的畅通,而且大大地减少了电力维护人员的工作强度和时间,特别适合于不宜停电的场所如通信、机场、车站、医院、繁华商业区等。产品其他性能同配电型避雷器。
跌落式避雷器增加了脱离器,在避雷器出现异常发生故障时,利用工频短路电流让脱离器动作,使脱离器接地端自动脱开,避雷器元件翻落,退出运行防止事故进步扩大,并易于维护^员及时发现进行维护和更换。其翻落原理类似熔断器,熔丝熔断引起熔管翻落。我公司采用了国际最先进的热爆式脱离器,具有动作速度快,动作电流范围广,又能耐受规定电流冲击和动作负载的优点。
目前配网线路防雷领域采用的招弧角穿刺线夹方式能有效地保护线路导线和线路绝缘子。但由于该方式是在电弧电流过零点自然熄弧,熄弧能力差、灭弧时间长,并有可能复燃,所以不能降低线路跳闸率,需要与自动重合闸装置配合。传统氧化锌避雷器和串联间隙避雷器过电压保护器方式能够有效保护绝缘子不受电弧损伤,减少线路雷击跳闸率,但存在氧化锌电阻片高压电老化、电阻片密封失效受潮、串联间隙制作工艺复杂等缺陷,并且重量和体积大造成装置安装困难,运行维护成本高,限制了其在配网大范围推广应用。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外套无间隙跌落式避雷器制造方法。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复合外套无间隙跌落式避雷器制造方法,包括避雷器外壳,所述避雷器外壳的外壁套设有复合外套,所述复合外套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顶盖,所述顶盖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外壁螺纹套设有螺纹,且螺纹的底部设置有弹片,所述复合外套的外壁底部固定连接有金属底座,所述金属底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另一组螺纹杆,底部所述螺纹杆上固定连接有螺母,底部所述螺纹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右端底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套,底部所述螺纹杆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拉柄。
优选的,所述复合外套的外壁活动套设有管夹,且所述管夹通过螺母锁紧,所述管夹的右端通过插销转动连接有跌落杆,所述跌落杆远离管夹的一端转动连接有跌落套,所述跌落套的内部活动套设有第一导电件。
优选的,所述限位套的内部活动套设有第二导电件,所述第二导电件的右端顶部螺纹连接有绝缘子,所述第二导电件上开设有若干个限位孔,所述限位套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壁活动套设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挡片,所述限位杆的外壁活动套设有弹簧且位于限位套的顶部和挡片。
优选的,所述跌落套上开设有通孔,所述第一导电件的左侧开设有若干个限位孔,所述跌落套和第一导电件上相同设置有限位杆、弹簧、挡片。
优选的,所述弹片的外壁与跌落套的插销上固定连接有导线。
优选的,所述避雷器外壳的内壁设置有环氧棒和氧化锌电阻片。
优选的,所述第一导电件的右端还开设有若干个安装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百新电瓷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江西百新电瓷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3047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