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呼出气成分检测方法及预警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30443.0 | 申请日: | 2022-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564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31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岚;罗颖;刘勇;暴军香;李娅;倪云峰;韩佩君;李华娴;李文斌;张馨;蒋帅;席远航;苟小元;秦天;蒋维一;孙亚菲;张明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G08B21/18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房鑫 |
地址: | 710032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呼出 成分 检测 方法 预警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呼出气成分检测方法及预警装置,属于生物与新医药技术领域,通过延时恒流模块将呼出气流经气体传感器的时间延长到了30秒以上,提高了检测的成功率,并使经过传感器的气流,不受被测者吹气力度、速度的影响,提高了气体浓度检测的准确性;干燥器去除水汽,避免呼出气湿度对传感器影响,单片机对温度、压力采集数据的校正运算,排除了温度、压力对传感器的影响,最大程度地消除了被测者年龄、体质、疾病状态等个性化因素,解决了呼出气成分检测无法标准化的难题。通过确定被检成分气体作为基准,指数加权运算获得预警指数,显示数据的同时给出明显预警提示,使呼出气检测结果更具参照价值,让该技术获得真正的临床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与新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呼出气成分检测方法及预警装置。
背景技术
呼出气成分检测作为一种无创、快速、灵敏的检测方法,在辅助诊断急慢性肺疾病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截止当前,尚没有能够达到临床应用水平的呼出气成分检测装置,其难点在于:一是用来检测气体浓度的MEMS传感器对气体流速、温度、湿度、压力等参数非常敏感,而人体呼出气这些参数受到年龄、体质、疾病状态等个性化因素影响,难以精确检测;二是当前技术下的传感器需要30秒以上的响应时间,而大部分被测者无法完成如此长时间连续呼气,导致检测失败或结果失准;三是缺乏相应的数据处理和对比方法,即便精准检出呼出气成分,也难以给提供有价值的参照或提示。因此,研发人体呼出气稳定采集、精准检测、科学处理、有效提示的辅助装置,对推进呼出气成分检测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专利CN110146651A公开了一种基于气体传感器的呼出气检测系统,包括:气体检测模块和数据处理模块两大部分,其中气体采集结构加入了加热层和保温层,保证检测气体的温度在40℃左右,消除温度差异对传感器精度的影响;传感器单元包括MEMS氨气传感器和MEMS气体传感器,分开在除湿膜两侧,消除湿度影响,保证传感器检测的灵敏度和准确性。该公开技术部分消除了呼出气个性化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但并没有考虑吹气压力对传感器精度影响,以及MEMS传感器的响应时间,因此难以实际应用。
中国专利CN109770905A公开了一种离线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装置,包括用于储存FENO(呼出气一氧化氮)的储气袋、用于传送FENO的排气组件和FENO机,并重点描述了储气袋的原料及加工工艺。使用时,哮喘患者向储气袋吹气,然后将储气袋连接排气组件,通过气泵向FENO机传输气体并检测一氧化碳浓度。该公开技术通过气泵从储气袋向检测部件输送呼出气,如果实施得当,可以获得稳定压力的气流,并且气流与传感器的接触时间也能够超过传感器响应时间。但是,该公开技术并没有考虑温度、湿度对检测精度的影响;另外,众所周知呼出气一氧化氮分解速度极快,这种先向储气袋内吹气、再接驳检测的不连续方式,并不能获得准确的结果。
中国专利CN111374668A公开了一种家用呼出气检测仪,能够测出呼出气一氧化氮数据和肺功能数据,显示在设备本地和或手机客户端供患者查看。该公开技术设计了呼出气压力传感器,但只是用于获得肺功能参数,没有用于对一氧化碳传感器数据的压力补偿调整,因此获得检测结果必然受到呼出气压力影响。该公开技术考虑到湿度对传感器精度的影响,引入了“湿度平衡器”,但并未说明该装置是如何实现到达传感器的呼出气湿度达到“平衡”。此外,该公开技术也没有解决“数据处理和分析对比”的问题,由于呼出气一氧化氮浓度并没有正常值范围,即便精确检测出,也无从判断高低,没有临床应用价值。
综上,现有技术呼出气检测技术的不足在于:无法完全消除人体呼出气流速、温度、湿度、压力等个性化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无法确保所有患者吹气时间都能超过传感器的相应时间、无法给出具有参考价值的结果判断或提示。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呼出气成分检测方法及预警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完全消除人体呼出气流速、温度、湿度、压力等个性化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无法确保所有患者吹气时间都能超过传感器的相应时间、无法给出具有参考价值的结果判断或提示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3044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