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浮式海底埋栖型贝类采收船有效
申请号: | 202211228801.4 | 申请日: | 2022-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2877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10-13 |
发明(设计)人: | 刘和炜;李建宇;张舒;朱陈程;金娇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80/00 | 分类号: | A01K80/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伯瑞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7 | 代理人: | 王一琦 |
地址: | 20009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浮式 海底 埋栖型 贝类 采收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浮式海底埋栖型贝类采收船,包括采收船、采收装置;采收装置包括机架、集贝器、脉冲喷水器、导缆、绞车;集贝器为一端开口一端闭口的容器,转动固定在机架上的一水平的轴上;脉冲喷水器固定在机架上,喷射口倾斜朝下,并可调节倾斜角度;导缆下端与机架连接,上端与绞车连接并作为绞车的缆绳;绞车设置于采收船上;集贝器两侧通过连接孔穿设于导缆上,集贝器下部靠近开口的部位设置一首气囊,首气囊充气后通过浮力驱动集贝器绕轴旋转并使开口向上,继续给首气囊充气后使首气囊脱离海底沿导缆向上滑动至海面部位;机架平时设置与采收船上,使用时由吊机吊放置海中;首气囊的气源来自采收船上的气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气浮式海底埋栖型贝类采收船,属于贝类采收船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涉及埋栖型贝类采收的装置分为针对滩涂和针对海底两种使用环境。其中针对海底的埋栖型贝类采收一般是指近海区域,距离岸边几百至几千米的范围内(根据海岸的坡度有所区分),这种使用环境下,现有技术例如:
公开日为2013年12月25日,公开号为CN103461290A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贝类采收机,该贝类采收机采用吸水取贝法,在将贝类从海底吸入船中的同时,也吸收了大量的水,导致能源消耗较大。
公开日为2019年12月16日,公开号为CN201360480Y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贝类产品自动采收船”,用于采收海底埋栖型贝类。该装置采用料斗在海底挖掘贝类,存在料斗因碰到海底硬物而遭损坏的问题;同时,挖掘过程中,料斗受到的反作用力会传递至料斗链,使得料斗链受力不均,容易导致料斗链抖动,从而传动不顺利。
公开号为CN106719492B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双船连续作业型深海贝类采捕系统及其采捕方法”,用于采收海底埋栖型贝类。该装置也采用吸水取贝法,在将贝类吸入船中的同时,也吸收了大量的水,导致能源消耗较大;同时,底拖网从海底滑过,将其所经过处的生物一并扫入网中,对海底生态破坏较大。
综上,现有的用于海底埋栖型贝类采收装置存在的问题有:
1)采用全程吸水取贝,导致能源消耗大,“全程”指从海底到海面整个深度均在吸水,故耗水量大;
2)采用料斗挖掘,导致料斗挖掘装置易损坏,料斗链传动易不顺;
3)底拖网破坏海底生态,遭禁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气浮式海底埋栖型贝类采收船,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手段:
一种气浮式海底埋栖型贝类采收船,包括采收船11、采收装置;所述采收装置包括机架1、集贝器8、脉冲喷水器5、导缆9、绞车10;所述集贝器8为一端开口一端闭口的容器,转动固定在一水平的轴3上;所述脉冲喷水器5固定在机架1上,喷射口倾斜朝下,并可调节倾斜角度;所述导缆9下端与机架1连接,上端与所述绞车10连接并作为绞车10的缆绳;所述绞车10设置于所述采收船11上;所述集贝器8两侧通过连接孔2穿设于所述导缆9上,集贝器8下部靠近开口的部位设置一首气囊6,首气囊6充气后通过浮力驱动集贝器8绕所述轴3旋转并使所述开口向上,继续给首气囊6充气后使首气囊6脱离海底沿所述导缆9向上滑动至海面部位;所述机架1平时设置与采收船11上,使用时由吊机吊放置海中;所述首气囊6的气源来自采收船11上的气泵。
当集贝器8上浮至海平面时候,可以人工将集贝器8的内类采收上船,也可以采用吸水泵将位于集贝器8内的贝类连通一部分水一起吸至采收船上,相较于现有技术全程吸水取贝的方式,本方案的吸水量很小。
优选的,所述集贝器8上部靠近所述闭口的部位设置一尾气囊7,所述尾气囊7用于与首气囊6一同协调调节所述集贝器8绕轴3转动的角度姿态,便于与脉冲喷水器5配合找到适合的收集贝类的旋转角度;尾气囊7的气源也来自采收船11上的气泵。
优选的,所述机架前部设有向前伸出的弹簧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2880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