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梯曳引绳张力调节装置及其调节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22433.2 | 申请日: | 2022-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111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7 |
发明(设计)人: | 梅载欣;陈文豪;陆万民;赵麒;吴从立;钱华能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汉神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7/10 | 分类号: | B66B7/1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卓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77 | 代理人: | 谢昭君 |
地址: | 2381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梯 曳引绳 张力 调节 装置 及其 方法 | ||
1.一种电梯曳引绳张力调节装置,包括曳引绳(1)、轿厢(3)、曳引轮(5)、过轮(6)和对重(7),其特征在于:所述曳引绳(1)设有四根,每根曳引绳(1)上均设有用于调节单根曳引绳(1)张力的第一调节机构(2),轿厢(3)的顶面设有第三调节机构(8),第三调节机构(8)的正上方设有用于同时调节四根曳引绳(1)张力的第二调节机构(4),曳引绳(1)依次从第二调节机构(4)、曳引轮(5)、过轮(6)和对重(7)内穿过,曳引轮(5)用于曳引机带动曳引绳(1)运动,对重(7)对轿厢(3)起到平衡作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曳引绳张力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曳引绳(1)包括绳头螺栓(11)和绳头弹簧(12),曳引绳(1)两端的绳头上连接有绳头螺栓(11),绳头螺栓(11)的下方连接有绳头弹簧(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曳引绳张力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机构(2)包括壳体(21)和绳轴(22),壳体(21)设置在曳引绳(1)的绳身上,壳体(21)位于轿厢(3)的正上方,壳体(21)的内部设有绳轴(22),曳引绳(1)穿过壳体(21)并与绳轴(22)相贴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电梯曳引绳张力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21)的两侧开设有调节槽(211),绳轴(22)的两端连接有卡块(221),卡块(221)卡入调节槽(211)内,卡块(221)与调节槽(211)之间卡合连接,绳轴(22)通过卡块(221)与壳体(21)之间活动连接,调节槽(211)的底面上均匀分布有柱状体卡柱,相邻的卡柱之间形成与卡块(221)相匹配的卡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曳引绳张力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节机构(4)包括箱体(41),箱体(41)底面的两端安装有辅助伸缩杆(9),辅助伸缩杆(9)的顶面与轿厢(3)的顶面固定连接,箱体(41)右侧的外壁上安装有驱动电机(42),箱体(41)内部的上方设有滑轮(43),往复丝杠(44)的下方设有往复丝杠(44),往复丝杠(44)的两端与箱体(41)的内壁连接,驱动电机(42)的输出轴与往复丝杠(44)连接,往复丝杠(44)的外周面上连接有活动板(45),活动板(45)的上方连接有连接杆(46),连接杆(46)的另一端与滑轮(43)的中间位置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梯曳引绳张力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41)的内壁上开设有滑槽,滑轮(43)的两端通过嵌入滑槽与箱体(41)活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梯曳引绳张力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复丝杠(44)上的螺纹呈对向设置,活动板(45)和连接杆(46)呈对称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电梯曳引绳张力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复丝杠(44)的正上方设置有导向杆(411),导向杆(411)与往复丝杠(44)之间平行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曳引绳张力调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调节机构(8)包括交叉支撑臂(81)和气缸(82),第三调节机构(8)对称设置在第二调节机构(4)的底部,交叉支撑臂(81)的下方通过螺栓安装在轿厢(3)的顶面,交叉支撑臂(81)的上方与第二调节机构(4)连接,交叉支撑臂(81)的内部安装在有气缸(82)。
10.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电梯曳引绳张力调节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通过卡块(221)将绳轴(22)上提,卡块(221)在调节槽(211)的上方移动;
步骤二:将卡块(221)卡入调节槽(211)不同位置的卡槽内,绳轴(22)固定在壳体(21)的内部,根据不同的绳轴(22)位置,可调节与绳轴(22)相贴合的曳引绳(1)张力;
步骤三:打开驱动电机(42),驱动电机(42)使往复丝杠(44)旋转,通过往复丝杠(44)的旋转可使活动板(45)进行横向移动;
步骤四:活动板(45)进行横向移动时,连接杆(46)会随之进行横向移动,通过连接杆(46)带动滑轮(43)横向移动,通过移动改变滑轮(43)之间的距离,滑轮(43)距离的改变,可实现对曳引绳(1)张力的调节;
步骤五:利用气缸(82)伸缩来驱动交叉支撑臂(81),气缸(82)的气杆缩短时,交叉支撑臂(81)之间的角度减小,交叉支撑臂(81)推动第二调节机构(4)整体上升,反之,气缸(82)的气杆伸长,角度增大,第二调节机构(4)整体下降,通过第二调节机构(4)的升降活动,可改变第二调节机构(4)与上方曳引绳(1)绳端的距离,从而实现对曳引绳(1)张力的调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汉神机电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汉神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2243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