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面向火箭发动机托盘的输送线精确调姿定位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21602.0 | 申请日: | 2022-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3850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25 |
发明(设计)人: | 杜劲松;刘飞;尹健;谭广超;杨旭;孙宏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5G47/24 | 分类号: | B65G47/24;B25B11/00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1002 | 代理人: | 何丽英 |
地址: | 110016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面向 火箭 发动机 托盘 输送 精确 定位 系统 | ||
1.一种面向火箭发动机托盘的输送线精确调姿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重载滚筒输送线(22),用于输送承载有火箭发动机(24)的托盘(23);
前后同步推紧机构(3),设置于重载滚筒输送线(22)上,前后同步推紧机构(3)用于实现承载有火箭发动机(24)的托盘(23)沿输送方向上的位移;
全向浮动举升机构(1),设置于重载滚筒输送线(22)的底部,且位于前后同步推紧机构(3)的前方,全向浮动举升机构(1)用于举升承载有火箭发动机(24)的托盘(23);
左右同步夹紧机构(2),设置于重载滚筒输送线(22)的两侧,且与全向浮动举升机构(1)相对应,左右同步夹紧机构(2)用于实现承载有火箭发动机(24)的托盘(23)的中心与重载滚筒输送线(22)的中心轴线自动找正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火箭发动机托盘的输送线精确调姿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重载滚筒输送线(22)的末端沿垂直于输送方向设有末端限位板(26),末端限位板(26)的内表面设有多个输送线限位万象浮动球(25),输送线限位万象浮动球(25)用于对所述前后同步推紧机构(3)推送的所述托盘(23)进行限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火箭发动机托盘的输送线精确调姿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全向浮动举升机构(1)包括伺服剪式升降机(4)、升降平台(5)及万象浮动支撑球(6),其中升降平台(5)设置于伺服剪式升降机(4)的顶部,升降平台(5)的上表面设有多个万象浮动支撑球(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火箭发动机托盘的输送线精确调姿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同步夹紧机构(2)包括对称设置于所述重载滚筒输送线(22)的两侧的左同步夹紧机构和右同步夹紧机构;
左同步夹紧机构和右同步夹紧机构结构相同,均包括机架(7)、直线运动模组(8)、过渡安装板(9)、万象浮动夹紧球(10)、支座(11)及伺服电机(12),其中机架(7)设置于地面上,直线运动模组(8)设置于机架(7)上,伺服电机(12)与直线运动模组(8)的动力输入端连接,伺服电机(12)用于驱动直线运动模组(8)沿垂直于所述重载滚筒输送线(22)的方向输出动力;支座(11)通过过渡安装板(9)与直线运动模组(8)的输出端连接,支座(11)朝向所述重载滚筒输送线(22)的表面上设有两个万象浮动夹紧球(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面向火箭发动机托盘的输送线精确调姿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同步推紧机构(3)包括旋转头组件、可旋转推杆(15)、导向套(16)、旋转支座(17)、电动推杆支座(20)、电动推杆(21)及旋转拨动组件,其中电动推杆支座(20)和旋转支座(17)沿输送方向依次设置于所述重载滚筒输送线(22)的侧部,电动推杆(21)设置于电动推杆支座(20)上,且沿所述重载滚筒输送线(22)方向输出动力;
旋转支座(17)上设有导向套(16),可旋转推杆(15)穿过导向套(16)且与导向套(16)滑动配合,可旋转推杆(15)的后端通过连接套(19)与电动推杆(21)的输出端连接,可旋转推杆(15)可相对连接套(19)转动;可旋转推杆(15)的前端与旋转头组件连接;
旋转拨动组件设置于旋转支座(17)上,可旋转推杆(15)向前或向后移动时,旋转拨动组件驱动可旋转推杆(15)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面向火箭发动机托盘的输送线精确调姿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旋转推杆(15)上沿轴向设有旋转导向沟槽(151);
所述旋转拨动组件包括导向轴(18),导向轴(18)沿径向与所述导向套(16)螺纹连接,且导向轴(18)的端部容置于所述可旋转推杆(15)上的旋转导向沟槽(151)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面向火箭发动机托盘的输送线精确调姿定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导向沟槽(151)包括依次连续设置的后直槽段、弧形槽段和前直槽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2160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