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出厂和返修数据的装备外场可靠性评估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11220741.1 | 申请日: | 2022-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929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07 |
发明(设计)人: | 王道震;徐建生;苗少宁;刘红波;孙豪;王显锋;王佃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七一二通信广播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Q10/0639;G06Q10/20;G06F119/02;G06F119/04 |
代理公司: | 天津睿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44 | 代理人: | 王茹 |
地址: | 300462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出厂 返修 数据 装备 外场 可靠性 评估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出厂和返修数据的装备外场可靠性评估方法及系统。通过对获取的外场环境中多个装备的交付和返修数据,提取每个装备的平均工作时间;预设的最低平均工作时间阈值进行比较,筛选超过预设的最低平均工作时间阈值的装备;对筛选出的装备的平均工作时间和故障数,进行指数分布的拟合优度检验;在设定的置信度下,进行外场可靠性评估的求解。本申请在可靠性评估的“数据来源”方面进行了创新,极大提高了可靠性评估的便利性。在“大样本”的数据评估及评估前进行指数分布拟合优度判定方面做出的改进,提高了可靠性评估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数据分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出厂和返修数据的装备外场可靠性评估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对于军事装备检验,外场相比于实验室环境更接近实战,也最能体现装备真实的可靠性水平,因此外场可靠性评估工作十分重要。外场可靠性评估贯彻装备全寿命周期中状态鉴定、列装定型、在役考核等各个工作链路。外场可靠性评估中往往存在装机时间分散,产品数量庞大,收集故障数据困难等问题。
GJB899A-2009《可靠性鉴定和验收试验》中规定了“实验室”内可靠性评估的方法,对外场可靠性评估没有提及。GJB899A中只对总的试验时间有要求,这当样本量小时,相当于对每台装备的工作时间也有要求。但是当样本量增大到一定数量时,只强调总试验时间,对每台装备的工作时间不作要求,会对可靠性评估工作会造成很大的误差。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出厂和返修数据的装备外场可靠性评估方法及系统;在可靠性评估的“数据来源”方面进行了创新,极大提高了可靠性评估的便利性。本发明在“大样本”的数据评估及评估前进行指数分布拟合优度判定方面做出了一定的改进,提高了可靠性评估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由于GJB899A和MIL-HDBK-781中均规定最大样本量为20,显然不是外场环境下大数据样本的要求,因此大样本下的可靠性评估的显得正当其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种基于出厂和返修数据的装备外场可靠性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外场环境中多个装备的交付和返修数据,对每个装备的交付和返修数据进行清洗,提取每个装备的平均工作时间;
S2、对提取的每个装备的平均工作时间与预设的最低平均工作时间阈值进行比较,筛选出超过预设的最低平均工作时间阈值的装备;
S3、验证待评估装备的寿命是否符合指数分布,对筛选出的装备的平均工作时间和故障数,进行指数分布的拟合优度检验;
S4、在设定的置信度下,进行外场可靠性评估的求解。
进一步,优选的,在S1中,所述对每个装备的交付和返修数据进行清洗,提取每个装备的平均工作时间,包括以下方法:
S101、根据交付数据进行查重,清洗重复的装备编号;
S102、在返修数据中,查找对应的装备标号下的装备信息,根据交付数据和返修数据的日期,计算每个装备的平均工作时间。
在上述任意一项实施例中优选的,在S2中,所述最低平均工作时间阈值,按照如下公式计算反推最低平均工作时间阈值:
;
其中,PA=98%;表示最低平均工作时间阈值,表示MTBF 检验下限。
在上述任意一项实施例中优选的,在S3中还包括,按照如下方法确定拟合优度检验中,生产方和使用方都能接受的故障数:
根据鉴别比d=θ0/θ1;当鉴别比d在1.5~3之间时,按照如下公式反推计算故障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七一二通信广播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天津七一二通信广播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2074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