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分离成分的定量穿刺活检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20006.0 | 申请日: | 2022-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24353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20 |
发明(设计)人: | 何林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台州市立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0/02 | 分类号: | A61B10/02;C02F1/28;C02F1/44 |
代理公司: | 徐州先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555 | 代理人: | 刘根榜 |
地址: | 3177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可分离 成分 定量 穿刺 活检 设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分离成分的定量穿刺活检设备,包括收集筒和封堵套,引入管的内部设有分离执行件,分离执行件包括有过滤模组件和二级吸附组件,过滤膜组件包括有固定连接于引入管内部的两个反渗透膜,两个反渗透膜之间设有支撑防凝构件;本发明在将患者体内特定部位的病变组织抽取出后,能够对抽取出的呈固液混合态的病变组织样本中对病理诊断无用的水分进行定量分离处理的穿刺活检设备,该设备可以有效降低抽取出的病理样本中的水分含量,避免因病理样本中过多的水分对肿瘤等疾病诊断造成影响,有利于提高病理诊断的效率与准确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分离成分的定量穿刺活检设备。
背景技术
对肿瘤、脓肿等病变的穿刺活检需要使用到特定的取样收集装置,目前临床现有器械与技术中,该过程多采用一根能够抽吸的细针,经过皮肤穿刺到达肿瘤等病变部位,然后抽取少许病变组织样本送去化验,然后再将针退出体外。然而,由于肿瘤病灶、脓肿中成分混杂,且往往存在较多血液成分、液性坏死成分或胶冻状成分,在穿刺取样过程中获得的实性成分较少,这直接影响病理诊断结果,造成漏诊或误判。另一方面对肿瘤所导致的恶性胸腹水的取样中,要从大量的液体成分中寻找肿瘤细胞,耗时耗力,漏诊率较高。由于器械的局限导致在临床工作中往往需要多次穿刺取样,增加了患者痛苦和医疗风险。
现有技术中的穿刺活检装置大多不能对所取的病理样本混有的血液成分、大量的水分等进行分离。由于穿刺抽取出的肿瘤、脓肿样本多为固液混合态,特别是恶性胸腹水样本中含有大量水分对肿瘤样本的检测无用,甚至严重影响病理诊断效率与准确率。为了降低穿刺活检出的病理样本中水分,而提高实性成分比例,提高病理诊断的效率与准确度,我们提出一种可分离成分的定量穿刺活检设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分离成分的定量穿刺活检设备,在将患者体内特定部位的病变组织抽取出后,能够对抽取出的呈固液混合态的病变组织样本中对病理诊断无用的水分进行定量分离处理的穿刺活检设备,该设备可以有效降低抽取出的病理样本中的水分含量,避免因病理样本中过多的水分对肿瘤等疾病诊断造成影响,有利于提升相关疾病病理诊断的效率与准确度。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可分离成分的定量穿刺活检设备,包括收集筒和封堵套,收集筒的底端连通有一根出口管,收集筒的外表面上标示有刻度,收集筒的出口管设有用于刺破人体皮肤以及组织的抽吸细针,收集筒侧壁靠近出口管的一侧设有用于对取出的肿瘤样本中的水进行定量分离的样本分离机构,样本分离机构包括固定连通于收集筒侧壁靠近输出端一侧且呈水平设置的引入管,引入管的内部设有分离执行件,引入管远离收集筒的一端上设有用于对分离出的水进行收集的盛接部;
分离执行件包括有过滤模组件和二级吸附组件,过滤膜组件包括有固定连接于引入管内部的两个反渗透膜,两个反渗透膜之间设有支撑防凝构件,二级吸附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引入管内部的两个活性炭过滤网,两个活性炭过滤网之间设有活性炭滤芯层。
进一步的,反渗透膜设置于引入管内部靠近收集筒的一侧,且其中一个反渗透膜的外表面与引入管的端部相齐平。
进一步的,两个活性炭过滤网均设置于引入管内部远离收集筒的一侧。
进一步的,支撑防凝构件包括设置于两个反渗透膜之间且与引入管内壁相连接的金属导热外框,金属导热外框内部的中心位置设有热源单元,热源单元的侧壁上均匀连接有多个金属导热条,且金属导热条远离热源单元的一端均固定连接于金属导热外框的内壁上,相邻两根金属导热条之间均连接有衔接金属条,每根金属导热条上均设有在热源单元停止工作时反向为金属导热外框、金属导热条以及衔接金属条进行供热的防凝辅热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台州市立医院,未经台州市立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200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