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辆辅助驾驶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14324.6 | 申请日: | 2022-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0373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3 |
发明(设计)人: | 李杨;吴论生;范盈圻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B60W40/09 | 分类号: | B60W40/09;B60W40/08;B60N2/02;B60N2/06;B60R16/037;G06V20/59;G06F21/36 |
代理公司: | 重庆强大凯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7 | 代理人: | 蒙捷 |
地址: | 40132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辅助 驾驶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车辆驾驶控制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车辆辅助驾驶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车辆行驶数据和车内图像信息;乘客分析模块,用于根据车内图像信息对乘坐人员进行身份识别,根据身份识别判断乘坐人员是否为感知敏感人群;感知分析模块,用于当乘坐人员为感知敏感人群时,根据车内图像信息生成感知敏感人群的感知结果;行为分析模块,用于根据车内图像信息对驾驶人员进行危险驾驶行为分析,生成行为分析结果;综合分析模块,用于当乘坐人员为感知敏感人群时,根据车辆行驶数据、感知结果和行为分析结果生成驾驶评价结果。采用本方案,能够基于乘坐人员的感受对驾驶人员的驾驶情况进行评价,以改善驾驶情况。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驾驶控制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车辆辅助驾驶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攀升,道路交通事故也呈现不断上升的趋势,因此如何对汽车行驶进行管理是当前重中之重的问题。而汽车行驶由驾驶人员进行控制,驾驶人员的驾驶行为以及驾驶水平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同时也影响着车内乘坐人员的乘车体验。因此亟需一种能够基于乘坐人员的感受对驾驶人员的驾驶情况进行评价,以改善驾驶情况的车辆辅助驾驶系统及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车辆辅助驾驶系统,能够基于乘坐人员的感受对驾驶人员的驾驶情况进行评价,以改善驾驶情况。
本发明提供的基础方案一:一种车辆辅助驾驶系统,包括:
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车辆行驶数据和车内图像信息;
乘客分析模块,用于根据车内图像信息对乘坐人员进行身份识别,根据身份识别判断乘坐人员是否为感知敏感人群;
感知分析模块,用于当乘坐人员为感知敏感人群时,根据车内图像信息生成感知敏感人群的感知结果;
行为分析模块,用于根据车内图像信息对驾驶人员进行危险驾驶行为分析,生成行为分析结果;
综合分析模块,用于当乘坐人员为感知敏感人群时,根据车辆行驶数据、感知结果和行为分析结果生成驾驶评价结果。
基础方案一的有益效果:
车辆行驶数据为车辆行驶过程中的车速、加减速、刹车等车辆数据,车内图像信息为采集的包含车内驾驶人员和乘坐人员的图像数据。乘客分析模块的设置,判断乘坐人员是否为感知敏感人群,感知敏感人群对车速的变化比较敏感,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容易出现身体不适的情况,其对驾驶人员的驾驶水平有很高要求,以感知敏感人群的乘坐感受对驾驶人员进行评价。行为分析模块的设置,对驾驶人员在驾驶过程中的行为进行识别,最终综合分析模块的设置,结合车辆的行驶情况、驾驶人员的驾驶行为和乘坐人员的乘坐感受生成驾驶评价结果,从多个维度对驾驶人员的驾驶情况进行评价。
与现有技术相比,基于感知分析模块分析乘坐人员的感受,无需乘坐人员进行评价,更为便捷,同时,能够基于乘坐人员的感受对驾驶人员的驾驶情况进行评价,从多个维度对驾驶人员的驾驶情况进行评价,使得驾驶评价结果更为全面、准确。
进一步,感知结果包括是否晕车,还包括:
标识模块,用于当感知结果为晕车时,更新乘坐人员的身份标识,身份标识包括感知敏感标识;
乘客分析模块用于当乘坐人员的身份标识中包括感知敏感标识时,判定乘坐人员为感知敏感人群。
有益效果:标识模块的设置,对乘坐人员的身份标识进行更新,通过身份标识反映乘坐人员是否为感知敏感人群,具体的,感知敏感人群更容易出现晕车等身体不适情况,此时,更新身份标识,使得身份标识中具有感知敏感标识,通过是否包括感知敏感标识以此实现对乘坐人员是否为感知敏感人群的识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未经重庆青年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1432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