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钢管加工的自动矫直机有效
申请号: | 202211211212.5 | 申请日: | 2022-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2550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7 |
发明(设计)人: | 张健;顾正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家港保税区亚鑫精密制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05 | 分类号: | B21D3/05;B21C5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中粤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752 | 代理人: | 李晨 |
地址: | 2156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钢管 加工 自动 矫直机 | ||
本发明涉及校直机构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汽车钢管加工的自动矫直机,包括底座、外壳和校直装置;初步加工装置设置在外壳的内部;支架固定设置在初步加工装置的一侧;精加工装置至少设置有一个,精加工装置设置在支架上;识别装置设置在支架靠近初步加工装置的一侧,外壳内部设置有控制器,识别装置用于识别钢管经过并通过控制器将精加工装置激活;驱动装置设置在支架的侧壁上,驱动装置用于驱动精加工装置将钢管夹紧;圆柱外形加工装置设置在精加工装置远离初步加工装置的一侧,圆柱外形加工装置用于将钢管的外部加工成圆柱形。使得装置可以对多种尺寸的钢管进行校直,同时还能进行输送,既保证了钢管的圆柱外形又保证了钢管的加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校直机构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汽车钢管加工的自动矫直机。
背景技术
钢管具有空心截面,其长度远大于直径或周长的钢材。按截面形状分为圆形、方形、矩形和异形钢管;按材质分为碳素结构钢钢管、低合金结构钢钢管、合金钢钢管和复合钢管;按用途分为输送管道用、工程结构用、热工设备用、石油化工工业用、机械制造用、地质钻探用、高压设备用钢管等;按生产工艺分为无缝钢管和焊接钢管,其中无缝钢管又分热轧和冷轧(拔)两种,焊接钢管又分直缝焊接钢管和螺旋缝焊接钢管。现如今无缝钢管应用十分广泛,在现实使用时,弯曲的无缝钢管难以使用,需要用到校直机构校直,但校直机构调节性能差,难以对不同直径的无缝钢管进行校直,难以设置校直时的挤压强度,因此需要改进。
中国专利CN210231075U公开了一种无缝钢管用校直机构,包括矩形底板和待校直管,所述矩形底板的上方通过矩形杆焊接有矩形顶板,所述矩形顶板的中部通过螺纹连接竖直安装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下端与第一轴承的内环上端焊接,所述第一轴承的外环下端通过连接杆焊接有矩形横板,所述矩形横板的下方转动安装有从动轮,所述矩形底板的上方转动安装有主动轮,所述待校直管放在从动轮和主动轮之间,所述矩形底板的上端面的左侧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皮带轮通过皮带与主动轮的皮带轮传动连接,所述从动轮和主动轮均至少等距设有三个,所述从动轮和主动轮的外壁均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的内壁黏贴有耐磨橡胶层。
上述方案虽然可以对任何直径大小的钢管进行校直,但是由于钢管初始状态下的外表面是圆柱形结构,上述方案不能保证钢管在被校直后,钢管的外表面仍然是圆柱形结构,从而不利于后续的使用。而传统的可以将钢管外表面加工成圆柱形结构的装置大多不具备同步进料的功能,如此会导致加工的效率降低。而同时具有输送功能和校直功能的装置却无法适应多种钢管的尺寸。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汽车钢管加工的自动矫直机。利用初步加工装置对各种尺寸的钢管进行初步校直,同时初步加工装置会带动钢管沿着底座的长度方向移动,当钢管被识别装置识别后,精加工装置会将钢管夹住,并带动钢管转动,精加工对钢管的外形具有初步加工功能,随后钢管会进入到圆柱外形加工装置中,圆柱外形加工装置会使得钢管的外形变成标准的圆柱形结构,使得装置可以对多种尺寸的钢管进行校直,同时还能进行输送,既保证了钢管的圆柱外形又保证了钢管的加工效率。
为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汽车钢管加工的自动矫直机,包括底座、外壳和校直装置;校直装置包括初步加工装置、识别装置、支架、驱动装置、精加工装置和圆柱外形加工装置;初步加工装置设置在外壳的内部,初步加工装置用于对处于弯曲状态下的各种尺寸的钢管进行初步校直;支架固定设置在初步加工装置的一侧;精加工装置至少设置有一个,精加工装置设置在支架上,精加工装置用于带动经初步加工装置处理后的钢管转动,同时还能确保钢管正常进料;识别装置设置在支架靠近初步加工装置的一侧,外壳内部设置有控制器,识别装置用于识别钢管经过并通过控制器将精加工装置激活;驱动装置设置在支架的侧壁上,驱动装置用于驱动精加工装置将钢管夹紧;圆柱外形加工装置设置在精加工装置远离初步加工装置的一侧,圆柱外形加工装置用于将钢管的外部加工成圆柱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保税区亚鑫精密制管有限公司,未经张家港保税区亚鑫精密制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1121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