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烧结装置的温区隔离结构及烧结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10440.0 | 申请日: | 2022-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933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0 |
发明(设计)人: | 郑超;陈冬平;左兵;梁晓军;聂守昶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厦钨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9/30 | 分类号: | F27B9/30 |
代理公司: | 厦门荔信律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82 | 代理人: | 赖秀华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中国(***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烧结 装置 隔离 结构 | ||
本申请涉及一种烧结装置的温区隔离装置及烧结装置,该温区隔离结构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的支撑基件和支撑于所述支撑基件上的沿第二方向延伸设置的隔温件,还包括至少两个的调节件,所述支撑基件上沿第一方向分别间隔设有至少两个的定位部,至少两个的所述调节件分别与至少两个的所述定位部一一对应设置,所述调节件通过所述定位部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支撑基件上。本申请可通过温区隔离装置的结构可调设计,以实现烧结装置的炉型可调。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烧结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烧结装置的温区隔离装置及烧结装置。
背景技术
烧结装置即为烧结工艺所利用之装置,例如烧结炉。烧结炉是通过辊棒输送物料的连续式烧结工业窑炉。根据不同的烧结工艺要求,烧结装置存在多个温区划分。为了防止不同温区间窜温,一般在不同温区间设专门的温区隔离结构,例如在烧结炉的窑炉顶部设置挡火隔断,即隔梁。传统的温区隔离结构为固定式结构,例如固定式隔梁,固定式隔梁通常为底部支撑以及顶部隔板的结构设计,维修时从侧面抽出更换。目前烧结炉的温区隔离结构多集中在对结构强度以及隔温效果的改进方向上。例如CN210533003U公开了一种辊道炉的温区隔离装置,其致力于显著提高隔梁的整体强度而得以满足宽炉膛的结构要求以及保证温区之间的温度及气氛的控制效果。
随着窑炉技术的深入发展以及物料产能需求的提高,为满足较高层数列数匣钵的烧结需求,烧结炉的炉型由四列二层烧结炉,不断向四列三层烧结炉、四列四层烧结炉发展,为满足高产能需求,四列四层烧结炉亦已经走入市场应用。目前考虑到隔温效果等问题,高产能炉型的烧结炉无法直接转用于低产能炉型。公开可查阅的烧结炉炉型均为固定炉型,即仅能匹配一种预设层数列数匣钵的烧结。烧结装置的炉型可调问题亟需解决。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烧结装置的温区隔离装置,以及提供一种包含上述温区隔离装置的烧结装置,通过温区隔离装置的结构可调设计,实现烧结装置的炉型可调。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烧结装置的温区隔离结构,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设置的支撑基件和沿第二方向延伸设置的隔温件,所述隔温件用于密封预设的隔温区域,还包括至少一个的调节件和沿第二方向延伸设置的第一支撑件,所述支撑基件上沿第一方向分别间隔设有至少一个的定位部,至少一个的所述调节件分别与至少一个的所述定位部一一对应设置,所述调节件通过所述定位部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支撑基件上,所述第一支撑件支撑于至少一个的所述调节件中靠近支撑基件顶部的调节件上,所述隔温件支撑于所述第一支撑件上,所述第一支撑件与支撑基件的底部之间围设形成一开放的调节空间。
进一步的,还包括沿第二方向延伸设置的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二支撑件支撑于第一支撑件上,所述隔温件限位于所述第二支撑件远离第一支撑件的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支撑件为凹槽结构,凹槽结构的所述第二支撑件的槽口朝向所述隔温件,且所述隔温件限位于所述凹槽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件为中空条状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隔温件包括密封连接的第一隔温部和第二隔温部,所述第一隔温部和第二隔温部于相邻的密封面上形成用于密封连接的辅助密封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辅助密封结构包括凸起结构和与所述凸起结构适配的凹陷结构,所述第一隔温部于与第二隔温部相邻的密封面设有所述凸起结构,所述第二隔温部于与第一隔温部相邻的密封面设有所述凹陷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基件包括至少一个的支撑单元,所述支撑单元包括承载基面和分别由所述承载基面的两个端部朝第一方向凸出延伸而形成的第一承载壁和第二承载壁,所述定位部设于所述第一承载壁和第二承载壁的内表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厦钨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厦门厦钨新能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1044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