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植物多糖基多层隔热气凝胶组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1210342.7 | 申请日: | 2022-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90910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30 |
发明(设计)人: | 吴考;王茹;吴华鑫;姜发堂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J9/28 | 分类号: | C08J9/28;C08L3/02;C08L1/02;C08L5/02;C08L89/00;B32B33/00;B32B7/12;E04B1/78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2001 | 代理人: | 陈玲玲 |
地址: | 430068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植物 多糖 基多 隔热 凝胶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建筑隔热材料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植物多糖基多层隔热气凝胶组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采用天然食源性材料和从废弃纸张中回收的再生材料为原材料制备气凝胶,并使用物理装配方法,制备出多层装配气凝胶组。通过调整气凝胶装配层的配方和厚度,控制气凝胶的热传导效率,提高气凝胶的隔热性能,最终获得的堆叠装配三层隔热气凝胶(配方S2.5/C/S2.5各层气凝胶厚度分别为1mm/4mm/1mm)的导热系数为0.0279W/(mK),且将气凝胶进行堆叠装配后,可以提高气凝胶的硬度,对于应用材料所需要的机械性能也可获得满足,可作为建筑的围护结构材料起到保温隔热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隔热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植物多糖基多层隔热气凝胶组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建筑行业由于缺乏先进的节能技术,在供热、通风和空调等领域每年都会消耗大量的能源。加厚墙体能直接提高建筑的隔热效果,但会增加建筑成本,并影响建筑面积。而开发具有低导热系数的廉价隔热材料作为建筑的围护结构,可以大幅度提高建筑整体的保温效果,是应对能源消耗、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更节能、更可持续发展的解决方案。
目前常见的保温材料一般由聚氨酯、聚苯乙烯等聚合物和玻璃棉、膨胀珍珠岩组成,这些材料的生产大都依赖于不可再生的石油资源。此外,这些聚合物材料的广泛使用,产生了大量需要相当长时间才能降解的建筑废弃物,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因此,开发无污染的新型绝热材料迫在眉睫。
气凝胶是一种典型的多孔结构绝热材料,由于借助独特的干燥方式将水凝胶中的液体置换成气体,保留了凝胶复杂的三维网络骨架结构,气凝胶材料还具有低密度、高孔隙率、低导热系数等优异特点。现今,使用溶剂替换法、超临界干燥法制备和冷冻干燥法制备的传统气凝胶已经被作为耐高温隔热材料应用在航空航天等领域。但这些传统气凝胶材料通常是使用硅、碳等无机物和一些石油产物制备的,它们的生产工艺复杂,能耗高,在生产过程中还伴随着大量的三废污染,并且在使用废弃后也难以降解,不适合大规模的应用。近年来,天然亲水性聚合物及其衍生物,包括魔芋葡甘聚糖、淀粉、海藻酸钠、明胶和纤维素制备的气凝胶,因其低成本、无毒、可再生和生物可降解等优点受到广泛关注。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的建筑保温材料的不足,本发明意在制备出安全绿色可自然降解的气凝胶,并通过物理装配方法制备得到多层隔热气凝胶组,提高了气凝胶的隔热性能,为制备出的绿色环保的建筑保温材料提供技术支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植物多糖基多层隔热气凝胶组,所述多层隔热气凝胶组由n层气凝胶通过不同的物理装配方法制备得到气凝胶组,所述气凝胶的层数n≥2,n取自然数,如2,3,4,……,n优选为2或3,最优选为3。
每一气凝胶组原则上选择同一种物理装配方法。
所述气凝胶组中:当气凝胶的层数为奇数层时,该层气凝胶为附加气凝胶;当气凝胶的层数为偶数层时,该层气凝胶为基础气凝胶。
所述附加气凝胶与所述基础气凝胶为相同或不相同;优选的,所述附加气凝胶与所述基础气凝胶为不相同。
所述附加气凝胶与所述基础气凝胶为相同,为含较多开孔结构的植物多糖基气凝胶;
所述附加气凝胶与所述基础气凝胶为不相同,所述附加气凝胶为含较多闭孔结构的植物多糖基气凝胶;所述基础气凝胶为含较多开孔结构的植物多糖基气凝胶。
优选的,奇数层与偶数层气凝胶的厚度比为(1-2)mm:(2-4)mm。
当n=3,下层、中间层与上层气凝胶的厚度比为(1-2)mm:(2-4)mm:(1-2)mm,优选厚度比为(1-1.5)mm:(3-4)mm:(1-1.5)mm,更优选厚度比为1mm:4mm:1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工业大学,未经湖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103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