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山地管道的数字化成果显示方法和载体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09362.2 | 申请日: | 2022-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7747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6 |
发明(设计)人: | 马剑林;梁俊;邓勇;吴志锋;孙啸;侯浩;李顺勇;连江桥;赵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管网集团西南管道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18 | 分类号: | G06F30/18;G06F30/20;G06T17/05;G06F111/10;G06F11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轻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12 | 代理人: | 孟仕杰 |
地址: | 100013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山地 管道 数字化 成果 显示 方法 载体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数字化管道建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山地管道的数字化成果显示方法和载体系统,方法包括:对山地管道的三维模型数据和山地管道的工程数据进行数据融合,得到统一基础数据;对包含山地管道的图像进行处理,得到多个高精度地图瓦片;将统一基础数据渲染为多个站场模型和管线模型并显示,并将所有的高精度地图瓦片渲染为三维的山地地形模型并显示,其中,山地管道包括多条管线和多个站场,每个站场对应一个站场模型,每条管线对应一个管线模型。能够直观显示山地管道中的每个管线的管线模型和每个站场的站场模型,便于企业查看,通过山地地形模型,以便于企业根据山地地形模型确定各类危险地质灾害的风险,为企业决策提供数据支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字化管道建设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山地管道的数字化成果显示方法和载体系统。
背景技术
管道数据必须通过一个信息化的平台加载虚拟实体、机理、服务等内容,尤其是是解决数据存储和共享的问题,必须通过一个专业的平台,实现管道设计、采办、施工、验收、运行、维护各个阶段数据的融合和集中存储,打破各个信息系统壁垒,实现各系统、各业务领域审批完成的结果数据集成存储统一管理。在平台中通过建立的统一的管道和设备设施数据模型,为各业务系统专业应用和分析应用提供标准统一的数据共享服务,满足信息系统之间数据共享的需求,实现跨业务领域的数据资源共享平台,但目前没有任何一个信息化系统能满足上述要求。
例如,于2020年01月17日公开的名称为一种基于真实地理数据的管线三维可视化平台、公开号为CN110706340A的专利文献记载了一种基于真实地理数据的管线三维可视化平台,包括数据处理层、数据资源层、应用系统层、展示层;所述数据处理层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临时资料数据库;所述数据资源层包括数据库管理模块、管线数据库、管点数据库、管段数据库、设备数据库;所述应用系统层包括管线模型管理模块、场景管理模块、地形管理模块;所述展示层包括常规展示模块、剖面展示模块。该平台能够按照统一的数据标准,实现管线信息的即时交换、共建共享、动态更新,满足管线日常运营维护需求,推进管线综合管理信息系统与数字化城市、智慧城市相融合,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做好工程规划、施工建设、运营维护、应急防灾、公共服务等工作。
于2020年02月04日公开的名称为管线三维可视化平台自动生成方法、公开号为CN110750590A的专利文献记载了一种管线三维可视化平台自动生成方法,能够对海量管道资料进行有序整理,快速创建管线、管道、管点、设备之间的对应关系,依据创建的对应关系快速批量建立管线三维模型,再将设备三维模型插入至对应的管点位置,形成管线三维可视化平台。该方法还能够从海量资料中快速提取需要的管线信息和设备数据,并结合各管线、管段、管点和设备之间的关联关系,快速完成建模数据入库。
这些智能化管理系统或者工作平台都只能依据当前业务需求,针对生产数据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并不能实现地质灾害的预警和防治功能。
因此行业迫切需要发明一种能够承载油气管线、站场、山地地形信息,具备将生产业务数据与油气管线、站场、高精度地理信息融合的能力,以便于全面分析潜在的山地地质灾害等因素对油气管道造成的影响,帮助企业准确制定地质灾害防治措施、应急抢险措施、规划应急抢修路线的三维可视化成果载体平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山地管道的数字化成果显示方法和载体系统。
本发明的一种山地管道的数字化成果显示方法的技术方案如下:
对山地管道的三维模型数据和所述山地管道的工程数据进行数据融合,得到统一基础数据;
对包含所述山地管道的图像进行处理,得到多个高精度地图瓦片;
将所述统一基础数据渲染为多个站场模型和管线模型并显示,并将所有的高精度地图瓦片渲染为三维的山地地形模型并显示,其中,山地管道包括多条管线和多个站场,每个站场对应一个站场模型,每条管线对应一个管线模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管网集团西南管道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国家石油天然气管网集团有限公司;国家管网集团西南管道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093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