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环空液面探测声波最佳频率响度测定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09051.6 | 申请日: | 2022-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535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31 |
发明(设计)人: | 邓虎;冯胤翔;许期聪;何弦桀;付强;薛秋来;段慕白;魏强;郑会雯;李枝林;任伟;陈丽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7/14 | 分类号: | E21B47/14;E21B47/26;E21B47/047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毛光军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面 探测 声波 最佳 频率 响度 测定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环空液面探测声波最佳频率响度测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计算环空液面位置;b、计算环空声速;c、发射调制探测声波;d、确定某一液位下的最佳发声强度;e、确定某一液位下的最佳发声频率;f、确定不同液位下的最佳发声响度及频率:每起出一柱钻杆后,坐卡,重复步骤a‑e,记录不同液面深度下对应的最佳发声响度和频率组合。本发明使用电磁式声波作为探测声源,可以改变发射声波的频率响度及发声时间,并确定不同液面高度对应的最佳探测频率响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钻井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环空液面最佳探测声波频率及响度的测定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现场一般使用回声法测量环空液面,使用的高压气枪作为发声源,爆破声源能量较大,频率一般小于20Hz,该发声方式由于其发声的频率很低,响度很大,且频率响度、发声时间不可调,而低频声波衰减的慢,高频声波衰减的快,且接箍对高频声波反射更好,因此爆破声源具有很高的瞬时能量,对于深井、超深井测量有一定的优势,但在测量浅液面时发射的声波在环空内的能量过大,在浅液面的情况下难以衰减,容易在声波通道内持续震荡,使液面回波淹没在发射声波内,造成有效信息难以提取,导致液面位置误判。
并且次声波的穿透力较强,在接箍处的反射较弱,因此只能通过液面回波判断液面位置,环空声速难以确定,造成误差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环空液面探测声波最佳频率响度测定方法。本发明使用电磁式声波作为探测声源,可以改变发射声波的频率响度及发声时间,并确定不同液面高度对应的最佳探测频率响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环空液面探测声波最佳频率响度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计算环空液面位置:下钻至井底,灌浆至见返,液面在井口后开始起钻,计算环空液面深度;
b、计算环空声速:通过采集到的环空温度计算环空声速;
c、发射调制探测声波:设定调制发声时间、频率和音频,通过功率放大器放大后由电磁式声波发射器向环空发射声波;
d、确定某一液位下的最佳发声强度:声波在环空内沿钻杆向下传输,遇到接箍和液面时返回,对回波信号进行采集、滤波处理、分段处理后得到处理后的接箍回波及液面回波,根据接箍回波及液面回波,确定某一液位下的最佳发声强度;
e、确定某一液位下的最佳发声频率:以确定的最佳发声强度调制声波,重复步骤d,记录该液面深度下最佳的发声频率,得到该液面深度下最佳的发射响度和频率组合;
f、确定不同液位下的最佳发声响度及频率:每起出一柱钻杆后,坐卡,重复步骤a-e,记录不同液面深度下对应的最佳发声响度和频率组合。
所述步骤a中,利用公式计算环空液面深度,其中l为环空液面深度,m;h为起出钻柱长度,m;r为钻杆外径,m;R为套管内径,m。
所述步骤b中,通过温度传感器采集到的环空温度Tem,计算环空声速C=331.45+0.61Tem。
所述步骤c中,分别调制发声时间为T0=0.05s、频率f=1500Hz声波,响度为100%,70%,50%,30%的音频,通过功率放大器放大后由电磁式声波发射器向环空发射。
所述步骤d中,声波传感器负责采集回波数据,当发出探测声波指令时,声波传感器开始采集数据,将此时定义为起始点T1,声波传感器以采样频率fs进行采样,采样时间为T(5≤T≤10),采样信号为s(i)。
所述步骤d滤波处理中,将采样信号s(i)通过带通滤波器获得滤波后的信号sn(i)。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090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