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无液氦闭式循环样品测试用低温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08441.1 | 申请日: | 2022-09-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8560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0 |
发明(设计)人: | 任琪琛;王沛;卢毛磊;周家屹;胡居利;孙志和;丁怀况;章学华;卞荣耀;黄阿娟;傅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万瑞冷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D19/00 | 分类号: | F25D19/00;F25D29/00;F25B9/14;F25B43/00;G01N17/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4 | 代理人: | 朱文振 |
地址: | 230088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液氦闭式 循环 样品 测试 低温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无液氦闭式循环样品测试用低温系统,包括GM制冷机、真空容器、一级冷屏、二级冷屏、冷凝器、流阻元件、样品腔、循环泵、储气罐、输气管路,所述一级冷屏、二级冷屏、冷凝器、流阻元件、样品腔均位于真空容器内,所述GM制冷机与真空容器固定且伸入真空容器内,并与一级冷屏、二级冷屏接触导冷。本发明中,通过真空容器,输气管路使整个系统形成闭式循环,在运行时无氦气损耗,避免了开式液氦系统的操作难度、氦气的浪费,氦气经过流阻元件降温,对样品腔内的样品进行流动冷却,使样品浸泡在流动氦气中,保证了样品温度均匀度,提高了控变温灵敏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低温制冷技术领域,更具体涉及无液氦闭式循环样品测试用低温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尖端科技的发展,超低温成为物理、化学、材料、量子、超导等科学实验必不可少的辅助技术。氦由于其独特的热及流体特性,是超低温技术中最主要、最关键的低温介质,可以提供mk级的最低温,通常以液氦、氦气、超流氦等不同形态提供不同的温度范围。
现有专利公开号为CN112547153 A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1K温度的无液氦超低温测试装置,包括制冷机、仪表裙、真空外壳,其特征在于:制冷机、仪表裙和真空外壳自上而下依次连接;真空外壳上设置有氦气进口、氦气出口和针阀旋钮,针阀旋钮贯穿真空外壳的上表面并与真空外壳内部的针阀连接,其中,针阀对已预冷的常压氦气进行节流降温;真空外壳内部设置有换热器、针阀、1K罐、热锚和气路,用于将来自氦气进口的氦气进行制冷和节流降温,以使氦气降温至1K,1K的超低温氦气、由氦气降温生成的液氦聚集于1K罐内以稳定测试环境的1K温度,随后从氦气出口排出。能够实现低至1K温度的超低温液氦测试环境,用于样品测试或校准温度计,节约成本、简单便捷。
通常,开式液氦系统需要不断加注液氦来维持样品低温,系统复杂,操作繁琐,会造成大量氦气资源的浪费,提高了实验的经济成本。直冷式低温系统通常采用二级冷头与样品热传导的方式实现降温,但GM制冷机自身二级冷头最低温度只能达到2.5K左右,使得样品与冷头存在较大温差,很难达到3K以下,极大限制了液氦样品测试的最低温度。目前无液氦超低温系统,大多样品直接安装在超流氦腔底部,样品通过热传导与超流氦腔实现导冷,样品只能保持最低温,无法实现样品的高精度连续控温,同时换样时需整个系统停机复温,不利于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降低测试系统的试验成本,并降低样品的最低温,提高试验可控温度区间及精度。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无液氦闭式循环样品测试用低温系统,包括GM制冷机、真空容器、一级冷屏、二级冷屏、冷凝器、流阻元件、样品腔、循环泵、储气罐、输气管路,所述一级冷屏、二级冷屏、冷凝器、流阻元件、样品腔均位于真空容器内,所述GM制冷机与真空容器固定且伸入真空容器内,并与一级冷屏、二级冷屏接触导冷;
所述储气罐内的氦气经输气管路与GM制冷机和冷凝器换热冷凝形成液氦,经流阻元件节流降温形成超流氦,超流氦蒸发形成氦蒸汽对样品腔内的样品进行流动冷却,并通过循环泵重新输送至储气罐。
通过储气罐、循环泵、输气管路的设置使整个系统形成闭式循环,在运行时无氦气损耗,避免了开式液氦系统的操作难度、氦气的浪费,降低了成本,液氦经过流阻元件节流降温形成超流氦,超流氦蒸发形成的超低温氦蒸汽,对样品腔内的样品进行流动冷却,使样品浸泡在流动氦气中,保证了样品温度均匀度,提高了控变温灵敏度,降低了样品的最低温度,提高了试验可控温度区间。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GM制冷机包括一级气缸、一级冷头、二级气缸、二级冷头,所述一级气缸端部固接有一级冷头,所述二级气缸固定设于一级气缸顶部,所述二级冷头固定设于二级冷头底部,所述一级冷屏与一级冷头接触导冷,所述二级冷屏与二级冷头接触导冷,且一级冷屏与二级冷屏上均设有加热器,通过一级冷屏与一级冷头接触导冷,二级冷屏与二级冷头接触导冷,减少了对超流氦腔的辐射漏热,在一、二级冷屏上布置加热器,可根据样品区的温度需要,调节一、二级冷屏温度,可实现样品区的高精度控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万瑞冷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万瑞冷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0844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