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稻氮肥施用量的确定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201421.1 | 申请日: | 2022-09-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134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2 |
发明(设计)人: | 蔡思源;赵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C21/00 | 分类号: | A01C21/00;G06F17/18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唐循文 |
地址: | 210008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稻 氮肥 施用 确定 方法 | ||
1.一种水稻氮肥施用量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为:利用田间试验不同施氮量梯度下水稻产量的响应,确定水稻产量-施氮量的二次响应曲线,进一步通过不同施氮量下氮肥成本和环境成本,获得经济效益-施氮量响应曲线与环境经济效益-施氮量响应曲线,从而获得水稻氮肥施用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水稻氮肥施用量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为:(1)利用田间肥料试验,根据调查统计获得当地传统施氮量,设置氮肥梯度试验,并测定不同施氮量下的产量和环境指标,包括氨挥发量,氧化亚氮排放量,氮径流损失量与氮渗漏损失量;(2)根据田间肥料试验不同施氮量下产量数据,通过统计软件建立施氮量-产量的二次函数模型:
产量=基础产量+a×施氮量+b×施氮量2;
其中,基础产量表示不施氮肥下水稻产量,单位:t·ha-1,施氮量表示水稻生长季节氮肥施用总量,单位:kg·ha-1,a与b为模型系数;
并通过施氮量、产量表现计算经济投入与产出,获得经济施氮量-经济效益响应模型,并对模型求导确定经济最佳施氮量;(3)根据田间肥料试验监测不同氮肥梯度下活性氮损失,通过SPSS statistics 24建立施氮量-活性氮损失的指数或线性模型,依据统计软件给出的拟合优良性统计量参数-赤池信息量准则AIC选择最优模型,选择AIC最小的模型:
活性氮损失指数模型=a+b×exp(施氮量)
活性氮损失线性模型=a+b×施氮量
其中,活性氮损失表示来自水体和大气的活性氮损失,单位:kg·ha-1,a表示不施氮下活性氮损失,单位:kg·ha-1,b为活性氮损失模型系数;
(4)根据以往文献评估规定的活性氮损失生态成本与人类健康成本计算环境成本:
环境成本=∑[活性氮损失×(生态成本+人类健康成本)]
其中生态成本中温室气体排放成本为N2O排放总量;
进一步得到环境经济效益,所述环境经济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成本,获得施氮量-环境经济效益二次函数模型,并通过对模型求导获得环境经济最佳施氮量;(5)根据上述方法获得的经济最佳施氮量与经济最佳施氮量确定稻田合理施氮量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水稻氮肥施用量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氮肥梯度试验是指基于试验地传统施氮量,通过在不同试验小区施用不同比例氮肥进行平行试验,以获取不同施氮量下的水稻产量与活性氮损失。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水稻氮肥施用量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氮肥梯度为不施氮肥、25%传统施氮量、50%传统施氮量、100%传统施氮量、125%传统施氮量与150%传统施氮量,对每种施氮量均进行三次以上重复试验。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水稻氮肥施用量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来自水体的活性氮损失为淋溶与径流,所述来自大气的活性氮损失为氨挥发与氧化亚氮损失。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水稻氮肥施用量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活性氮损失的监测需要持续至少一季完整水稻生长季。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水稻氮肥施用量的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于活性氮损失的测定方法为采用国际通用的监测方法中的任何一种,其中氨挥发采用密闭式通气法或微气象学法;氧化亚氮采用静态箱法测定;活性氮径流损失采用径流池法测定;渗漏氮损失采用渗漏池或渗漏管方法测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20142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高效散热的HUD抬头显示器
- 下一篇:氢能自行车整车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