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能源汽车减速箱输入轴转角测试的计算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184080.1 | 申请日: | 2022-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000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3 |
发明(设计)人: | 李小粉;左进;陈方;胡佳会;杨志豪;林权;唐祥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青山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10 | 分类号: | G06F17/10;F16H57/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志合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0 | 代理人: | 方红 |
地址: | 40277***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能源 汽车 减速 输入 转角 测试 计算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新能源汽车减速箱输入轴转角测试的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前驱新能源结构;2),计算一级齿轮法向侧隙引起的输入轴转角θ1,计算二级齿轮法向侧隙引起的二级主动齿转角θ2,计算一级齿轮中心距偏差引起的输入轴转角θ3,计算二级齿轮中心距偏差引起的输入轴转角θ4,计算半轴齿轮轴向窜动引起的转角θ5,计算花键侧隙引起的半轴花键引起的转角θ6,计算输入轴花键引起的转角θ7;3),理论计算输入轴总转角:用工装固定输出轴,在输入轴端施加正负扭矩的力矩。本发明对差速器两端进行固定后,控制输入轴理论侧隙部分与实际测试一致,从而达到主机厂的目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减速箱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能源汽车减速箱输入轴转角测试的计算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发展,新能源减速箱输入轴急加速急减速工况的常态化,固定输出轴,输入轴处转角的限制越来越多,如何能在设计之初满足主机厂提出的输入轴转角要求成为一种常态。
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由于影响因素众多,目前并无成套的理论计算方式来在设计项目之初就对主机厂提出的指标开展判断,只能通过做成样机以后在台架上固定两个输出半轴齿轮,从而在输入端施加扭矩,通过示波器显示的曲线形成的对应区间来判断,大大影响了项目周期或者是对项目的指标承诺错误,引起主机厂的抱怨或项目的失败。
在与新主机厂对接时,提出需要纯电动汽车在行进过程中,急加速急减速切换主动齿与被动齿齿面时,避免总成减速器中齿轮间隙超过主机厂的标准,从而控制在转换齿轮旋转方向时,避免由于齿间啮合不良引起的整车轻微抖动且伴有噪音出现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减速箱输入轴转角测试的计算方法,在对差速器两端进行固定后,控制输入轴理论侧隙部分与实际测试一致,从而达到主机厂的目标。
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新能源汽车减速箱输入轴转角测试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确定前驱新能源结构;
2),计算一级齿轮法向侧隙引起的输入轴转角θ1,计算二级齿轮法向侧隙引起的二级主动齿转角θ2,计算一级齿轮中心距偏差引起的输入轴转角θ3,计算二级齿轮中心距偏差引起的输入轴转角θ4,计算半轴齿轮轴向窜动引起的转角θ5,计算花键侧隙引起的半轴花键引起的转角θ6,计算输入轴花键引起的转角θ7;
3),理论计算输入轴总转角:用工装固定输出轴,在输入轴端施加正负扭矩的力矩,则输入轴处形成的总转角公式如下:
其中,Z2和Z4分别为一、二级被动齿齿数;Z1和Z3分别为一、二级主动齿齿数。
本发明在对差速器两端进行固定后,控制输入轴理论侧隙部分与实际测试一致;同时考虑施加的正负扭矩的影响,从而对产品与指标之间的距离做出准确的判断,考虑主要的相关因素,通过理论计算的方法将各级相关的侧隙因素转化到输入轴的转角上,从而在设计之初就控制相关的影响较大的因素,进而对主机厂的指标有准确的判断,从而达到主机厂的目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流程图;
图2为减速箱内各个转角的示意图;
图3为±10Nm下输入轴转角理论测试结果;
图4为±15Nm下输入轴转角理论测试结果;
图5为±30Nm下输入轴转角理论测试结果。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新能源汽车减速箱输入轴转角测试的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青山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青山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8408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