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能源汽车减速箱输入轴转角测试的计算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184080.1 | 申请日: | 2022-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560004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3 |
发明(设计)人: | 李小粉;左进;陈方;胡佳会;杨志豪;林权;唐祥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青山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10 | 分类号: | G06F17/10;F16H57/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志合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0 | 代理人: | 方红 |
地址: | 40277***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能源 汽车 减速 输入 转角 测试 计算方法 | ||
1.新能源汽车减速箱输入轴转角测试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确定前驱新能源结构;
2),计算一级齿轮法向侧隙引起的输入轴转角θ1,计算二级齿轮法向侧隙引起的二级主动齿转角θ2,计算一级齿轮中心距偏差引起的输入轴转角θ3,计算二级齿轮中心距偏差引起的输入轴转角θ4,计算半轴齿轮轴向窜动引起的转角θ5,计算花键侧隙引起的半轴花键引起的转角θ6,计算输入轴花键引起的转角θ7;
3),理论计算输入轴总转角:用工装固定输出轴,在输入轴端施加正负扭矩的力矩,则输入轴处形成的总转角公式如下:
其中,Z2和Z4分别为一、二级被动齿齿数;Z1和Z3分别为一、二级主动齿齿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减速箱输入轴转角测试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一级齿轮法向侧隙引起的输入轴转角θ1采用如下计算式计算:
其中:jbn1为一级齿轮的法向侧隙为齿轮副工作时非工作齿面的最小距离,θ1为一级被动齿轮固定,主动齿轮能旋转的角度,mn1为一级齿轮模数,Z1为一级齿轮中主动齿的齿数,αn1为一级齿轮法向压力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减速箱输入轴转角测试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二级齿轮法向侧隙引起的二级主动齿转角θ2用下面计算式(3)计算,同时,如果要转化到输入轴转角上,还需要乘以一级齿轮的速比;
其中:jbn2为二级齿轮的法向侧隙,mn2为二级齿轮模数,Z3为二级齿轮中主动齿的齿数,αn2为二级齿轮法向压力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减速箱输入轴转角测试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一级齿轮中心距偏差引起的输入轴转角θ3的计算考虑如下因素:
箱体中心距公差采用正负公差,通过此公差,理想中心距会被增大或减小,于是侧隙会增大或变小,计算输入轴转角最大值时,选择最大值进行校核;
轴承孔的中心距位置度为0.06,假定中心距公差Aa1为0.05mm,一级齿轮通过箱体中心距公差产生的侧隙修正量△ja1按如下公式计算:
其中Aa1,一级齿轮中心距,β1,一级齿轮螺旋角,αn1,一级齿轮法向压力角;
一级中心距中心距偏差引起的输入轴转角θ3按下列公式进行:
其中D11为一级齿轮主动齿节圆直径,其计算公式如下:
Z1为一级齿轮中主动齿的齿数,Z2为被动齿齿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能源汽车减速箱输入轴转角测试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公式(4),二级齿轮通过箱体中心距产生间隙修正量△ja2按如下公式计算:
其中:Aa2为二级齿轮中心距;β2为二级齿轮螺旋角,αn2为二级齿轮法向压力角;
二级齿轮中心距偏差引起的输入轴转角θ4的计算如下:
按下列公式进行:
其中D21为二级齿轮主动齿节圆直径,其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Z4为二级齿轮中被动齿的齿数;
当换算到输入轴的转角上时,则二级齿轮中心距偏差引起的输入轴转角θ4乘以一级齿轮的速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青山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重庆青山工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84080.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