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自动灭火功能的配电箱在审
申请号: | 202211174347.9 | 申请日: | 2022-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9852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0 |
发明(设计)人: | 张诗凡;于雷;李壮;陆宇石;李姗姗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锦州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1/28 | 分类号: | H02B1/28;H02B1/56;A62C3/16 |
代理公司: | 锦州辽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5 | 代理人: | 张旭存 |
地址: | 121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自动 灭火 功能 配电箱 | ||
本发明涉及的一种具有自动灭火功能的配电箱,包括配电箱、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配电箱内腔安装有用于检测配电箱内部是否起火的传感器,配电箱内部安装有可以喷出二氧化碳的灭火组件,进风口和出风口外侧安装有通风管,通风管外端安装有能够对通风管进行密封的密封组件,配电箱内部设有控制灭火组件和密封组件开关的处理器。当配电箱内发生短路等故障导致起火时,传感器发出信号给处理器,处理器控制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通电工作,通过密封组件动作将配电箱进行密封,防止外界空气进入配电箱;同时灭火组件喷出大量二氧化碳,使氧气含量迅速降低,从而使得氧气浓度无法满足配电箱内火焰的燃烧条件,进而实现配电箱的自动灭火。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电箱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自动灭火功能的配电箱。
背景技术
配电箱是按电气接线要求将开关设备、测量仪表、保护电器和辅助设备组装在封闭或半封闭金属柜中或屏幅上,构成低压配电箱。正常运行时可借助手动或自动开关接通或分断电路。故障或不正常运行时借助保护电器切断电路或报警。配电箱作为指挥供电线路中各种元器件合理分配电能的控制中心,是可靠接纳上端电源,正确馈出荷载电能的控制环节。
然而由于配电箱中搭载了大量的电子元件,在发生短路等电路故障时容易发生火灾,通常配电箱内会配备检测着火的报警器,虽然能够在着火时第一时间发出警报,但是起火后缺乏自动扑灭火焰的功能,导致火焰无法第一时间被扑灭,等工作人员来完成救火,已经造成了较大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要提供一种当配电箱内部出现火情时,能够进行自动灭火的具有自动灭火功能的配电箱。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有自动灭火功能的配电箱,包括配电箱、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开设于配电箱两侧,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电箱内腔安装有用于检测配电箱内部是否起火的传感器,所述配电箱内部安装有可以喷出二氧化碳的灭火组件,所述进风口和出风口外侧安装有通风管,所述通风管外端安装有能够对通风管进行密封的密封组件,所述配电箱内部设有控制灭火组件和密封组件开关的处理器。
优选的,所述灭火组件包括安装于配电箱内腔底部的储液箱,所述储液箱内部开有上下布置的两层储液槽,两层储液槽内分别填充有硫酸铝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所述储液箱内部位于两层储液槽一端开有π字形的通液槽,所述通液槽内滑动安装有密封柱,所述密封柱上开有U形槽,密封柱顶部固定连接有铁片,所述储液箱内部开有与底部储液槽连通的排气槽,所述储液箱位于铁片正上方安装有第一电磁铁,所述第一电磁铁与处理器电性连接;
通过第一电磁铁工作时将铁片吸起,从而带动密封柱上移,使得U形槽和通液槽连通,此时碳酸氢钠溶液经过U形槽和通液槽进入下方的储液槽内与硫酸铝溶液混合反应,从而生成大量二氧化碳。
优选的,所述排气槽位于下方储液槽的另一端,所述排气槽外端固定连接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中部固定连接有单向阀,通过单向阀使得二氧化碳气体在下方的储液槽内形成一定量产生压力时,才能将二氧化碳气体排出,防止下方储液槽内的溶液经过排气管泄露。
优选的,所述U形槽的直径为通液槽直径的9/10,所述密封柱和储液箱均为硫酸瓶胆相同材质的构件;
通过U形槽的直径为通液槽直径的9/10,使得U形槽和通液槽完全对正后,流量达到最大状态;通过密封柱和储液箱均为硫酸瓶胆相同材质的构件,便于对硫酸铝溶液和碳酸氢钠溶液进行储存。
优选的,所述铁片与通液槽顶端接触时,U形槽和通液槽连通;所述密封柱底端与通液槽底端接触时,U形槽与通液槽不相通;用于确保正常状态下,两种溶液不会发生混合。
优选的,位于下方的所述储液槽内的溶液为硫酸铝溶液且溶液高度为对应储液槽深度的1/2,位于上方的所述储液槽内的液体为碳酸氢钠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锦州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未经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锦州供电公司;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7434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