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镍钴锰金属液的投料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164497.1 | 申请日: | 2022-09-23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58440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10 |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春;王彪;唐猛山;李长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湖南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22B23/00 | 分类号: | C22B23/00;C22B47/00;C22B3/20;G01N33/205;H01M4/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姚大雷 |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镍钴锰 金属 投料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镍钴锰金属液的投料方法。包括:分别配置三组湿法液;基于投料智能系统,通过计算模型分别计算得出所述第一湿法液、第二湿法液和第三湿法液在实际配置时所需要的实际配置体积;根据所述湿法液的实际配置体积,对第一湿法液、第二湿法液和第三湿法液进行混合,得到混合液;检测混合液中的镍钴锰实际浓度;根据镍钴锰实际浓度与预设标准浓度确定镍钴锰金属液是否投料完成。本发明所提供的镍钴锰金属液的投料方法实现了通过计算机端的投料智能系统取代常规方法中的人工计算工作,减少人工计算所带来的计算误差,提高投料的工作效率,提升投料精度,提高配料过程中的产出效率,为镍钴锰金属液的投料工作提供了方便。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锂电池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镍钴锰金属液的投料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在生产锂电池原材料时,各类材料合成工序的配料段是核心工艺段,其中配料方式如下:使用萃取车间萃取完成后富含镍钴锰的金属湿法液以及纯水按照一定比例混合、搅拌,充分混合后取样测取其中镍、钴、锰金属的含量,当金属含量在工艺标准区间内时合格。若金属含量不在标准区间内,则需要再次计算各种物料分别投入量,再次搅拌送样检测,直到制浆液镍钴锰金属含量处于标准区间,形成合成液。
主要操作流程按照操作顺序依次如下:1、萃取湿法液打液;2、第一次取样送检;3、检测报告数据;4、计算配料;5、料液、投料;6、搅拌;7、第二次取样送检8、检验合格后(若检验不合格,再次返回执行步骤4),过滤;9、出合格液。
在这些操作流程中,都是依靠于生产线员工进行手工计算投料,并且步骤4-7中可能出现反复进行的情况,既存在计算时间长,也容易出现由于人工计算出现数据误差等异常情况,严重影响产品质量和一次投料成功率。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镍钴锰金属液的投料方法,应用于基于投料智能系统对镍钴锰氢氧化物的终产品的制备,包括:
分别配置三组湿法液;其中,每组所述湿法液均包含不同初始浓度的镍钴锰;所述湿法液包括:第一湿法液、第二湿法液和第三湿法液;
基于所述投料智能系统,通过计算模型分别计算得出所述第一湿法液、所述第二湿法液和所述第三湿法液在实际配置时所需要的实际配置体积;
根据所述湿法液的所述实际配置体积,对所述第一湿法液、所述第二湿法液和所述第三湿法液进行混合,得到混合液;
检测所述混合液中的镍钴锰实际浓度;
根据所述镍钴锰实际浓度与预设标准浓度确定镍钴锰金属液是否投料完成。
优选地,所述分别配置三组湿法液,包括:
配置所述第一湿法液;其中,所述第一湿法液中镍初始浓度为a1,钴初始浓度为a2,锰初始浓度为a3;并且,配置所述第二湿法液;其中,所述第二湿法液中镍初始浓度为b1,钴初始浓度为b2,锰初始浓度为b3;并且,配置所述第三湿法液;其中,所述第二湿法液镍初始浓度为c1,钴初始浓度为c2,锰初始浓度为c3;
其中,所述湿法液中镍钴锰的初始浓度符合的浓度条件为:
所述第一湿法液中a2>a1且a3>a1;
所述第二湿法液中b1>b2且b1>b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湖南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湖南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6449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环保的胶粘剂及制备工艺
- 下一篇:一种用于钢筋网片生产的加工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