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解锰渣短流程制备多孔材料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211163972.3 | 申请日: | 2022-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4034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2 |
发明(设计)人: | 张深根;温泉;刘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4B38/06 | 分类号: | C04B38/06;C04B38/02;C04B33/132;C04B33/13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11237 | 代理人: | 张仲波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解锰 流程 制备 多孔 材料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固废资源化利用领域,提供了一种电解锰渣短流程制备多孔材料的方法,该方法以电解锰渣、氟化钙污泥和碳质还原剂为原料,经混合球磨和压制成型后的坯体通过一步热处理同步发泡烧结/熔融生产多孔陶瓷和泡沫微晶玻璃。本发明实现了电解锰渣和氟化钙污泥的无害化处置与高值化利用,采用电解锰渣和碳质还原剂协同发泡生产的多孔材料孔隙率高,导热系数小,抗压强度高,耐酸(碱)性好,生产工艺具有流程短、能耗低、易于产业化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固废资源化利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解锰渣短流程制备多孔材料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电解锰渣是电解锰生产过程中,为制取硫酸锰电解液,锰矿在硫酸浸出、氧化除铁、硫化除重金属时产生的滤渣,主要为锰矿中不能被硫酸溶解的氧化物、氢氧化铁和重金属硫化物等。每生产1吨电解锰,就会产生8-10吨电解锰渣。由于高品位矿石被过量消耗,大量低品位矿石投入使用,电解锰渣的产生量越来越高。同时电解锰渣中含有较多易溶性元素和重金属,长期堆放会导致其迁移到附近地下水和土壤中,造成严重危害,因此电解锰渣的无害化处置和资源化利用是亟待解决的工业问题。
目前电解锰渣的资源化利用方向主要有微晶玻璃、多孔陶瓷等。中国发明专利“一种电解锰渣制备的微晶玻璃及其制备方法”(申请号CN201810088487.1)公开了利用电解锰渣、磷矿石、花岗岩、硅石灰、粉煤灰、云母、碳、硼砂、菱镁矿、重钙以及氧化锆等原料,再经高温熔融、退火、形核析晶、退火等热处理制度制备微晶玻璃,产品耐高温,耐磨,抗腐蚀性能良好。但该申请原料成分复杂,热处理工序多,难以实现连续生产,不利于产业化。中国发明专利“一种电解锰渣多孔陶瓷的制备方法”(申请号CN201210054879.9)公开了使用锰渣为骨料,添加致孔剂、粘结剂、助熔剂等添加剂,采用模具压制成型和固相烧结的方法制备多孔陶瓷材料的方法,使用复合致孔剂并采用程序控温进行烧结的方法,先升至低温致孔剂的燃烧或分解的温度并保温10~30分钟;继续升温至高温致孔剂分解的温度并保温10~30分钟;继续升温至最终烧结温度900~1300℃,保温30~80分钟;烧结后冷却,得到多孔陶瓷材料。但该申请需要添加粘结剂,并需要采用多步热处理,能耗高。
目前尚无关于利用电解锰渣短流程制备多孔材料方面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目前电解锰渣的资源化利用方法原料种类多,电解锰渣掺量小,热处理工艺复杂,不利于产业化等问题,提出了一种电解锰渣短流程制备多孔材料,该方法充分利用电解锰渣的成分特点,配以合适的添加剂,实现了电解锰渣一步热处理短流程制备多孔材料,具有工艺流程短,物耗能耗低,工艺适应性强,多孔隔热材料应用范围广等优点。
本发明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电解锰渣短流程制备多孔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电解锰渣、氟化钙污泥和碳质还原剂混合球磨,混合物料通过压制成型,经一步热处理制得多孔材料,具体步骤包括:
S1混料球磨:将电解锰渣、氟化钙污泥和碳质还原剂混合球磨,得到均匀的物料;
S2成型:将混合物料压制成坯体;
S3发泡:
(1)将坯体加热至1000-1150℃保温1.0-5.0h,得到多孔陶瓷;
(2)将坯体加热到1150-1300℃保温0.5-4.0h,得到泡沫微晶玻璃。
进一步的,所述的氟化钙污泥为不锈钢、玻璃生产和光伏企业产生的含氟废水中和污泥,所述的碳质还原剂为石墨、木炭、焦煤等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
进一步的,所述的物料混合比例为;电解锰渣70-90wt%,氟化钙污泥1-30%,碳质还原剂3-8wt%,所述球磨后的混合物料粒度为-100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16397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